一周高论(20120202)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既要冻结车票价格,又要有效地分配车票,是不可能的任务。春运期间乘客数量激增,导致车票不够。为了赢得车票,乘客间就必须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魏晨捷

N0.1 被美化的私塾教育

网易《另一面》第526期

(原文摘编)日前,陕西汉中的7位家长集资百万兴办了一所国学私塾。在苏州、海南、上海等地,也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现代私塾”,受到不满现行教育体制的学生家长青睐。家长的期待,私塾真的担得起吗?

传统社会的私塾所用教材十分单一,学生们只学语文,而且多采用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再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清末民初,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制度引入之后,私塾教育走向了衰亡。在教育内容方面,尽管私塾教育以德育为荣,擅长文史熏陶,但面对现代科学知识和学科体系,则无从应对。在教育方式上,死记硬背、动辄体罚最为人诟病,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无论是古代私塾,还是近年来各地兴起的私塾,所用教材十分单一,局限在传统经典,学生们只学语文,不学数理化,也不学音乐体育,每天只是“诵读经书”。即使是所谓的“因材施教”,也不过是看学生的背诵进度而“施教”。上海的“孟母堂”被誉为“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语文教材是四书五经,英语教材是《圣经》和《莎士比亚文集》,孩子们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背诵中外经典。

仅就目前而言,私塾教育仍未获得法律的认可。以美国为例,对于家长任教资格、学生考试、政府监督和公共设施使用方面,各州均有规定。有些州有“家庭学校”教育法,规定了在家上学也必须完成公立学校的法定课程和考试。作为合法的教育体制,“在家上学”的学生只要通过规定考试,就能获得相同文凭。而缺乏法律的认可,中国私塾教育的教师质量、授课水平等都会有很大的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