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样上班就对了(15)

如今这些横行江湖的小总监拿着大打折扣的薪水,一人身兼数职,每天骡子一样操劳,心里感觉还好得不得了。小老板们这记鞭子,舞得很有水平。

CEO的魔术棒

市场部经理上任之前,CEO对他说:“恭喜你,你的团队是天底下最好的团队。你的前任离开三个月后,在没有领导的带领下,他们依然做得很好。”一番话说得新任经理心惊肉跳,生怕自己连这样优秀的队伍都领导不了。

市场部经理上任之后,CEO对他说:“好好管管你的团队。据我所知,有的人独立工作能力很差,有的人缺乏创意,还有的人甚至在外面有兼职!”又是一阵心惊肉跳,缘何优秀的团队到了自己手里就走样了呢?

团队没变,是CEO的魔术棒在变。变化万千,宗旨不变——施压。

公司大了,大家各司其职。职员负责动手动脚,经理负责出脑子、监控质量,CEO负责变着法子抽陀螺,就怕大家转得不够快。

最可恶的是公司生产一系列同类产品,互为竞争对手。CEO的魔术从而有了更加神奇的玩法。

对产品A部的人说:看看人家产品B部,人家每晚加班到十点。

对产品B部的人说:看看人家产品A部,人家为了激发创意,有个男职员试着做了一个星期的女人。

更可恶的是发动大家相互提意见,然后对A部说:B部的人觉得你们上次做的推广活动定位不够准确,要吸引的是年轻人,但那场秀老气横秋,观众多半是老太太。你们对B部最近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对B部说:A部的人发现你们的创意是Copy美国最近一个电视广告的。Idea是可以借鉴的,但一味Copy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是第一流的公司,怎么能老跟在别人后面呢?

像斗鸡一样。或者,像“文革”时期的相互批斗。

最好员工相互间防盗一样你争我赶,公司指标一定牛哄哄,CEO也不枉做一遭斗鸡人。

只是苦了当员工的。累死累活不说,要提防着同一屋檐下的同事,生怕被人告了状;更要像间谍一样监视着同事的一举一动,最好抓一把小辫子在手里,随时反击。

只剩下魔术师CEO在一旁偷着乐。

作者:薛莉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温柔一鞭

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如果前者意味着账户上神不知鬼不觉多了五六百元钱,后者则是在公司全体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一次,那么一部分人会倾向于接受后者。在公开场合被领导肯定有时意味着美妙的前景,比奖金更让人想入非非。当然,如果奖励的数额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又要另当别论了。

被当众点名表扬了一次的张医生最近干得十分卖力,不仅对病人表示了更多的关心,还抽空写了数千字的新业务构想。据说他们医院的院领导多少年来都没表扬过任何人。显然这份难得的荣誉给他带来的满足感已大大超过了年终奖带来的动力。

我有个自己开公司的朋友很会恭维别人。他特别喜欢夸别人善良,并能举出若干事实证明自己的论点。奇怪的是,被他恭维的人往往在他面前表现得真的很善良,至少比在其他人面前要善良得多。这位“人精”朋友感慨:这些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其实人也不坏,可惜苦于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好”。他十分乐意给他们提供机会恣意施展。事实证明,这些很想让自己显得更善良的人,对一句“你真是个好人”比一箱芝华士、XO还要重视。当然,原因也很可能是家里原有的那一箱还没喝掉。

在江湖上当拼命三郎,为的是钱,为的是地位,为的是荣誉,有时也为了一口气。

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级客户总监最近跳槽了,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年底双薪和年终奖。“我在这里做了三年半,每天干到夜里十二点才回去,业务增加了好几倍,老板竟然连抽空赏光吃个饭的工夫也没有。”这个老板当得很失败。他提供的薪水一点也不比外面少,但竟然留不住员工的心。与之相反的是,有个小得连公司也算不上的小工作室的头儿很会请员工吃饭。今天一起吃个小馄饨,明天买一包巴比馒头,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如今快一年了,没有一个人离职的。据说他们马上要搬新办公室了,面积比原来大一倍。能和头儿一起吃一碗馄饨,有时比独自吃一碗燕窝更让人兴奋。大公司的老板往往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就算明白了也装不明白。毕竟公司是别人的,自己不过一介执行官而已。已经搭了这么多时间和体力进去,难道还要再搭进感情若干?

与这种拿钱拿公司招牌稳住人心的大公司相比,倒是一些小公司的老板来得玲珑八面。把年轻人挖过来,当个宝一样捧在手里,总监、CEO什么的高帽子一顶一顶往上扔,有时还真起作用。如今这些横行江湖的小总监拿着大打折扣的薪水,一人身兼数职,每天骡子一样操劳,心里感觉还好得不得了。小老板们这记鞭子,舞得很有水平。

网络编辑:谢小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