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应急方案台前幕后事 停工、限行、预报,难解北京愁

雾霾一月间两度袭京,应急方案再度成焦点。为何要限公车30%?为何不执行单双号限行?预报是否可以缓解雾霾?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2013年1月29日,北京火车站,男子戴着口罩打电话。 (新京报 侯少卿/CFP/图)

雾霾一月间两度袭京,应急方案再度成焦点。为何要限公车30%?为何不执行单双号限行?预报是否可以缓解雾霾?

雾霾再袭,应急再加码

2013年1月29日晚上七点,一脸倦意的于建华抽空在食堂吃了晚饭。当《新闻联播》提到雾霾时,他抬起了头,示意同事看电视。

此前一天,北京继续拉响霾黄色预警信号。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北京已遭遇两次严重的雾霾围城的窘境。

雾霾袭来时,于建华这位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可能是全北京最忙的人,他只能在各种会议间隙抽空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我们到五点结束可以吗?”此时已经是四点五十五分。

整个环保局都处于紧绷的状态。1月30日,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研制、刚刚上线五天的手机软件“北京空气质量”提示公众“未来一到两天内,我市整体空气质量仍处于严重污染级别。建议市民朋友减少外出,停留室内”。

半个月前,北京市就已经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这距离应急方案正式公布还不到半个月。政府部门、学者似乎还来不及总结上次应急行动的经验和教训,新一轮的雾霾逼迫北京开始又一场更严格的攻防战。

1月29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召开空气重污染日应急工作电视电话紧急会议,两位副市长和相关部门参加。此次应急包括削减机动车污染排放等四项内容,暂定实施到31日24时,之后是否延续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