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美国大选 麦凯恩是谁

民主选举不是选 “明星”,而应该是选择公共生活的方式

民主选举不是选 “明星”,而应该是选择公共生活的方式


刘瑜

 

    2007年美国总统选举大战刚开始打响的时候,我和朋友们讨论: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会给谁投票?我的朋友们分别选择了希拉里、希拉里、希拉里,我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却非常异类:麦凯恩(John McCain)。
    麦凯恩是谁?基本上朋友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问题。当然,大家都知道麦凯恩是亚利桑那参议员、总统参选人、越战老兵以及“那个糟老头子”。但问题是,麦凯恩到底是谁?
    当时麦凯恩还没有成为共和党的“黑马”,还没有成为“超级星期二”的明星,大家不了解麦凯恩不足为奇:他哪有希拉里、奥巴马、朱利安尼那么耀眼——希拉里是前总统夫人;奥巴马是第一个真正有竞选实力的黑人;朱利安尼,“美国的市长”……相比之下,麦凯恩身上的“明星”成分最少,像个早该退出历史舞台却迟迟不肯退出的小角色,厚着脸皮在总统大选中跑龙套。
    我最早注意到麦凯恩是在2002年,当时美国的媒体都在讨论竞选筹款改革,讨论的焦点是,是否要清除竞选捐款中的“软钱”。“软钱”是指那些捐给政党而不是候选人、用于推销某个候选人的政策而不是直接推销候选人的捐款。这种“间接选举捐款”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为利益集团操纵选举结果提供了良机,从而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当时,我注意到,积极反对软钱渗透选举、提出改革议案的,是一个叫做麦凯恩的参议员。
    2005年我又注意到他。当年夏天,由于《纽约时报》的“爆料”,关塔纳摩的虐俘丑闻正让布什政府头疼不已。当时反虐俘最响亮的声音里,又有麦凯恩。他说:美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是价值观上的胜利。事实上,他提倡“干脆关了关塔纳摩监狱算了”。2005年10月,参议院以压倒优势通过反对虐俘的法案,布什也不得不在该法案上签字。
    2006年,麦凯恩又在另一项“进步事业”上发出声音:倡导EARMARK(“专项拨款”)改革,试图遏制议员在“游说集团”的影响下任意给自己的选区或利益集团“拉赞助”的行为。美国民主制度里面,虽然个人“中饱私囊”式的腐败并不多见,但是由于“游说”事业发达导致政治利益集团化的腐败却并不少见。比如,据统计,2007年一年,希拉里给利益集团“拉钱”3.4亿美元,奥巴马拉了9000多万,麦凯恩却分文未拉。作为一名资深议员,能够挣脱利益集团网络,在EARMARK改革中振臂高呼,可谓特立独行。
    如此种种,我不禁把麦凯恩看作了一个“进步人士”。再去看他的其他记录:经济上,“里根派”;干细胞研究,支持;同性恋婚姻,反对立宪禁止;非法移民问题,“非法移民也是上帝的孩子”……除了女性堕胎权问题,我看不出他的政见跟我有什么实质性分歧。至于女性堕胎权问题,保守派早就回天无力了,忽略不计也罢。
    当然麦凯恩最具争议的话题,就是他在伊战上的态度。到2007年,由于伊拉克形势陷入僵局,美国民众的撤军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希拉里及时地做了变色龙,一个“被误导了”,就轻飘飘地从支持变成了反对伊战。麦凯恩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号称“我宁愿自己输掉选举,也不愿美国输掉战争”。他不但反对撤军,还号召增兵,以“增兵浪潮来遏制恐怖势力”。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是否支持发动伊战是一回事,是否支持在伊拉克一片狼藉的情况下拍屁股走人是另一码事,这就像是否应该打人是一码事,打了人之后是否应该将人送医院是另一码事。我可能反对发动伊战,但是我支持美国稳定局势后再撤军。在这个问题上,我钦佩麦凯恩逆民意而动的勇气。
    总之,我支持麦凯恩是因为:首先,他不但立场进步,而且是诸多进步法案的发起人,用老美的话说,充分展示了leadership;其次,从EARMARK改革、伊战问题上来看,他没有因为谄媚选民而失去立场;第三,他“党性”不明显,在关塔纳摩、干细胞研究问题上,并不盲目服从自己的政党。
    尽管美国民众有很多理由支持麦凯恩,但是2007年夏天他的选举却差点因为筹款问题一败涂地,对此我一点也不奇怪。民主选举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对候选人的关注激发民众探讨公共政策的热情,而民主选举最大的悲剧则是民众脱离对公共政策的关心,去讨论候选人的个人魅力、传奇经历、选举策略、“希拉里那颗眼泪是不是真的”以及“奥巴马发动了很多美女在Youtube上做广告”。政治家长得帅不帅、在哪个大学拿的文凭、来自哪个家族、面孔是否“新鲜”,并不会真正影响民众的生活。真正影响民众生活的,是他们在每一项公共政策上是否坚持理性。
    当麦凯恩的选举几乎失败的时候,我的朋友开玩笑说:“你的麦凯恩不行了呀!”我则笑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够帅。”现在,麦凯恩在共和党里卷土重来、所向披靡,也许有很多原因,但我希望其中一个,是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民主选举不是选“明星”,而应该是选择公共生活的方式。
    (作者为剑桥大学讲师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