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机关2024年破获“特供酒”案380余起
-
收刘强东的大红包是否要交税?争议“偶然所得”
江苏省税务局政策咨询电话12366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目前,税务机关已关注到刘强东向当地村民派发红包的事情,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了解当中,所涉个人所得税问题无法进行准确答复。 “如果征税,不仅会对个人正常社交行为造成过度税收负担,实际征管中也难以实现应收尽收。”吴小强说,税收的征收不应损害公序良俗,个人派发的现金红包不需要缴税这一共识,体现了税收政策在平衡税收征管与公序良俗之间的考量。 -
陈文清当选中国法学会会长
-
向警察行贿两百万元,莆田一政协委员被撤销资格
北京市纪委监委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工作人员表示,办案单位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和材料,张金龙行贿的事实已经司法程序确认。莆田市相关部门也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莆田市纪检监察机关已就此事启动核实调查。 -
涉罪之后,隐形之罚:备审年报“定调”从业限制
2022年,最高法发起了一项犯罪附随后果研究的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统计显示,有一百六十多部法律法规对受过刑事处罚的人进行就业、执业等资格限制。 犯罪附随后果的设定主体多、方式不统一、种类多,难以保证附随后果的统一和协调。 2024年的备审年报作了原则规范:要综合考虑罪刑轻重、罪名种类、社会危害性大小、相关限禁措施与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等因素,慎重设定终身禁业。 -
“远洋捕捞”为哪般?丨法眼
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不断出台的情况下,“远洋捕捞”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愈发猖獗,暴露出我国刑事诉讼以及涉案财物追缴和财政返还制度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
这些诉讼,因AI而起
无论是民事侵权还是刑事犯罪,作为技术工具的AI是“有罪”还是“无罪”? 涉及AI案件为何集中在民商事领域?这与AI技术的应用场景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AI都是用来生成一些信息,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信息,这直接与著作权等相关法律问题产生了关系。” -
最高检: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办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案159件423人
-
值得警惕的“占坑式辩护”丨法眼
指定法律援助律师的立法本意是为了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但“占坑式辩护”使该制度出现了异化。 针对未成年人,盲、聋、哑人,精神病人以及可能面临死刑、无期徒刑的人,即使被追诉人拒绝律师辩护,也应为其指派律师,这种必要的“法律家长主义”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
原国务院法制办副司长赵威:“立法计划与法规清理存在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开展三十余次法规清理。经统计,其间隔时间最长达 7 年,最短的一年内进行了4次。各地方、各部门摸不清法规清理的间隔时间到底多长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