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智能工具创作,人还是作者吗?丨法眼
基本上可以判断,能对这种创作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利用技术进行创作之时,人类的贡献并不显著,甚至贡献较少。 与其从著作权角度探讨是否赋予人工智能生成物相应著作权,不如反过来从一种人类社会的普惠发展角度,并非特别关注是否赋予著作权,避免使之形成一种“权利壁垒”,反而更加关注是否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增加更多泛娱乐化产品。 -
知识产权被侵犯:入罪标准降低,罚金上限提高
对于“情节严重”的规定,标准有所下调,将给专利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50万元以上”调整为“30万元以上”。对两年内受过刑事或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侵权的,再降低入罪数额标准。 将此前司法解释中规定的罚金在违法所得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修改为“一倍以上十倍以下”。 -
谁的“公共利益”:人民煤矿之殇
当高速公路项目代表的公共利益与承包人的巨额经济利益碰撞,受到多方压力的地方政府“铤而走险”,站在了“公共利益”一方。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杨尚东:原审法院认定高速公路公司构成侵权,遵循的是“侵权—赔偿”逻辑,重审改判遵循的是“侵权—公共利益抗辩”逻辑。 -
发展毒贩为线人,缉毒警察被控走私毒品
这条毒品走私线索牵出的嫌疑人,正是刘威的线人黄辉兆(化名)。 在全省毒情监测排名中,于洪区都是第一。这意味着“于洪区毒情社会面管控太好了,没有毒品犯罪,导致(刘威)无法完成上级的打击处理(毒品犯罪)考核指标”。 -
1195起直播侵权案,“陪看剧”成高发地带
1195起案件中,音乐作品被侵权的案件为896件。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表示:“这反映出直播行业运行对音乐作品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尚未形成成熟的音乐作品直播授权模式。” -
戍边,在四国接壤处
驻地海拔3780米的派出所边上就是连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入口。 雪山之上,没有道路,每一次踏查,不过是后人踩着前人的脚印攀爬。脚踩积雪时必须盯着地面,不能抬头。因为满目皆白,强烈反光会刺激眼睛。 在排依克待得越久,民警们的指甲长得越像——粗糙、起翘,颜色发紫。 -
获刑13年!钟自然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一审宣判
-
蹊跷的涉黑案:证人变共犯,案卷疑被改
被害人和多名证人突然更改证词,两份原始审判卷宗中的重要书证疑似被替换。 2025年初的全区公安工作视频调度会上,某领导不点名地批评某案件程序存在重大瑕疵。两位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交叉证实:“系统内部心知肚明,说的正是薛铁成案。” -
司法局用“码”规制律所开函,被指涉嫌违反上位法
这份旨在规范律师“私自收案收费”的通知,规定律所需通过特定平台来出具所函,并载明特定二维码。若出具的所函不合规,公检法可以不予接收,或不予立案。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旭:设置二维码并且持有带有二维码的公函才允许从事代理或者辩护活动,这是一种变相的行政许可。 -
无法出院17年:被精神卫生法“遗忘”的人
为了第三次将唐阳送进医院,父亲唐叙谨选择了欺骗。“他这个人好吃,说去参加婚宴,他也就同意了。” 精神卫生法出台 12年了,“精神卫生法第一案”当事人徐为也出院8年,但时至今日,精神病人出院并没有像法条规定的那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