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筹划28年,社会救助法有望年内审议
自2020年以来,社会救助法已连续3年被列入全国人大年度立法计划。 全国人大代表杨松:征求意见稿中没有对审核程序作期限规定,这容易导致审核机关的消极不作为,建议明确审核确认期限。 -
一种很难发现的犯罪行为:国内首例短视频平台“爬虫案”宣判
有人利用黑客技术盗取全国1500万副车牌号资源,帮助买家车主“秒杀”想要的号码, 扰乱了全国交警部门对车牌的发放和管理秩序。 “‘网络爬虫’作为一项技术手段本身并不违法,但未经许可进入被害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即属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中的‘侵入’行为。” -
“百名红通人员”孙锋被遣返回国
海外不是法外 外逃没有出路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龚建华被捕
-
六平台防网暴功能实效考:当成千上万恶意信息来袭时
乔恩·罗森回忆,推特刚上线时,人们还会随意爆一些自己的丑事,“其他人会说,‘天啊,我跟你一样。’现在呢,人人都在抓别人的丑事。” 知乎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因为评论的可见范围广、互动多,私信则针对性强、用户体验感知显著,两种场景存在巨大差异,不适宜做统一管理。 6家平台中只有豆瓣,发布的内容一旦包含平台违规词汇,系统会弹出消息提醒,直接告知这则信息涉嫌违规,无法发布。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统一培训,打破法律行业认知壁垒丨法眼
如果各个系统各自培训,沿袭现有的培训模式,将会继续陷入闭门造车、培训效果不佳的尴尬境地。 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是“台上多交流,台下慎交往”。希望通过统一职业培训,消灭法官与律师之间职业的鸿沟,避免黑箱效应。 -
“并不容易”的监护权变更:无力抚养,奶奶将孙子交给民政局
“吴兴案”是民法典与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后,广东省首例以判决形式确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案件。2022年2月,最高法发布第一批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典型案例,此案排在第一。 监护权的转移,将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财产继承权的变更。亲属们都表示,只要吴兴能够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愿意因变更监护权放弃连带的其他权利。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
地名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地名管理新条例列专章规定
原本只有13条、不分章节的《地名管理条例》被扩充为7章44条,“立法加强了对命名和更名的管理”。 -
村务管理有了国家标准:治理小官巨贪的“宁海36条”
一本巴掌大小的小册子,详细列举了36项村务。每项都有详细的办理流程:会该怎么开,钱该怎么花,便民服务事项该怎么办理等。 “36条”实施前,2010年至2013年,宁海全县共查处党员干部违反廉洁履职的经济类案件161件,其中村干部的达102件,约占总数63%。 “民主不是完美的,但它是解决‘小官巨贪’‘半拉子民主’等农村突出矛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
郑成月离世:因推动聂树斌案平反而广为人知
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只要是郑成月出现的地方,就总能见到拿着材料说自己有冤屈的申诉者。 谈到郑成月,聂树斌和王书金是避不开的两个人,而这都和1994年发生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那起强奸杀人案有关。 对郑成月而言,聂树斌无疑是特殊的。但这种“特殊”,并不意味着全是好事——他曾多次对媒体提到,要是没有聂树斌案,自己理应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