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4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美国为何会害怕中国崛起?
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举办期间,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始人和现任主席尼尔·布什在答南方周末记者提问时说,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是不理性的,但这种担忧又根植于历史深处。 -
02:55
专访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一带一路”为巴基斯坦打开新世界
12月1日至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国内外嘉宾交流研讨。 会议期间,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
尼泊尔爆发抗议:君主与共和之争?
尼泊尔的现代政治还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是由于政治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政治阶层的问题,导致现行体制的运行还存在很多毛病,也引起了较多的不满情绪。 -
“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专访巴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70年代。那时的中国很贫穷,被世界孤立。而今天,中国变得富强,成为了全球领导者、引领全球化。 当时我身上只带了200元人民币,但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百万富翁”。因为无论我怎么买,都没有把钱花完。当时中国商品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负面的声音来自于外国的宣传。他们来自于错误信息、虚假故事和假新闻。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击。这是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挑战。 印度应该与北京、加德满都、达卡、科伦坡合作,这是地区性的议题。未来属于这个地区,而不是欧洲或者美国。 -
新内阁成立不到三月,三成员辞职,日本政坛怎么了?
2023年9月13日,为拯救低迷的支持率,岸田再次改组内阁,将现有的19人名单更换13人,其中不乏外相、防卫相之类的重要职务,而新内阁成立不到三个月,已有三名成员辞职。 -
“中国乞讨者泰国被捕”背后:残酷的人口贩运链
从2016年至今,泰国发现了7151名乞讨者,其中外籍乞讨者2473人,绝大部分为柬埔寨人和缅甸人,68人为中国公民。 素有“微笑之国”美誉的泰国,长期以来一直充斥着人口贩运黑暗交易。泰国是遭受强迫劳动和性贩运的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来源国、目的地和过境国。 -
“23000塔卡薪资抗议”:国际大牌背后的孟加拉国“血汗工厂”
11月初,孟加拉国劳动与就业部长苏菲安宣布,自12月1日起将工人最低工资提高到12500塔卡。而孟加拉国纺织工希望雇主可以将最低工资翻三倍,提升至23000塔卡——制衣工认为,23000塔卡是维持温饱的基准线。 研究显示,孟加拉国制衣女工的收入仅是印度、柬埔寨女工的一半,后两者国内也拥有大量制衣女工。 “如果要支持工人的涨薪需求,欧美国家服装品牌也需要提高订单价格。”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主席法鲁克·哈桑感叹,这些品牌虽然公开喊话支持,但当成本上升时,他们会威胁“从别的国家购买货物”。 -
“两极分化的印度”,“捡跑侠”难解垃圾顽疾
“酒店的地面就像镜子一样,可一出酒店大门,就看到一堆垃圾堆在路上。”小野觉得,是印度没有把钱花在“基建和穷人”身上。 政府的环境计划可能在中小城市还行得通,但大城市中现存的超级填埋场垃圾体量过大,很难被人工手段“消化”掉。 据印度媒体数据,全印度垃圾场工作人员大约有150万至400万,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出身低微,没受过像样的教育,也没有什么技能。 包括贝弗利在内的民众都怀抱着“清洁印度”的美好期待,但对于14亿人口、298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来说,垃圾处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
“游客回家”,一些国际网红城市对过度旅游说不
对过度旅游的担忧,不仅出现在奥地利、威尼斯、巴厘岛等热门城市,还出现在夏威夷和希腊、西班牙、日本等其他地区。蜂拥而至的游客,不仅大大推高了当地的消费水平,还给当地基础设施及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