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太空部队升级,特朗普重启“星球大战”?丨智库视点2025
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出台战略政策、优化合作流程以及建立商业航天后备队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进商业航天能力军用化,确保在军事系统紧张期间优先使用商业太空基础设施。 美国近年来通过扩建太空军事力量、组建太空军事同盟等一系列“进攻性”太空战略举措,以“防御”为名推进本国“进攻”能力,谋求非对称优势,迫使各国加强在太空领域的军事投入。 -
格陵兰岛,何以成美国军事版图“关键棋子”?
“美国此举看似在争夺资源,实际上是对全球资源与地缘政治的博弈。” 特朗普数次公开表示对格陵兰岛的兴趣。外界普遍认为,他关注的并不是岛上的居民,而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美国一向紧缺,却又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军事领域的稀土。 -
英军参谋长相隔十年访华:全球格局裂变下的战略平衡丨智库视点2025
英国选择在美国加征对华关税的敏感时刻访华,暗示其不愿被绑上美国“经济脱钩”战车,试图在中美之间扮演“第三极”角色。 英国此次外交犹如多棱镜,折射出百年变局下国际关系的复杂光谱。当白宫挥舞关税大棒时,唐宁街选择与中国开启“静默对话”,这不仅是经济理性的回归,更是对单极霸权体系的无声背离。 此次访问恰似英国向中国释放的“战略风筝”:既通过高层互动维持合作渠道畅通,又刻意保持访问的“非公开性”以安抚美国。这种摇摆折射出中等强国在霸权秩序松动期的典型生存策略。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挂牌,“没有排他性使用权”
据中国国防部介绍,该中心将用于保障两军开展地区反恐、防灾减灾、人道主义救援、联合训练等行动,双方派驻必要人员共同维持中心正常运转。 “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对中国海军的远洋航行具有重要意义。” -
一纸证书,半世牵挂:“烈士褒扬从来就不是口头工作”
当退役军人、第四野战军后代张宝贤蹲在沙丘间,拂去墓碑上的荒草,“烈士之坟”四个字在斑驳石碑上赫然显现。七旬老人陈文广佝偻着背脊,描补墓碑红漆。竹扫帚划过青苔的沙沙声,仿佛与大哥陈文春帮助解放军渡海登岛时的桨声叠在一起。 -
“抢救”零散烈士墓:“不会让任何一位烈士被遗忘”
经过数月奋斗、军地协作,陵园新增了15位烈士信息,另有31位烈士信息及生前事迹细节补充,“抢救”了一份份珍贵的烈士档案。 -
“倚美闹海”,菲律宾在“高风险中走钢丝”
菲律宾领导人是有选择权的,并不只是美国的棋子。许多东盟国家没有选边站队,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如果马科斯愿意,他也可以做到,但他却站在了美国一边。 -
塔利班开启“一轨半外交”,日本为何敢“第一个吃螃蟹”?丨智库视点2025
这是塔利班重新执掌阿富汗政权近四年以来,首次应邀出访西方发达国家集团(G7)成员并受到官方接待,引人注目,也堪称塔利班主导的阿临时政府与日本各有考量、各取所需的破冰探路之旅和“一轨半外交”。 -
以色列和土耳其加紧“瓜分”叙利亚?丨智库视点2025
以色列与叙利亚德鲁兹人之间的务实合作,将成为以色列干预叙利亚内政的重要政策工具。 -
俄乌冲突3周年,AI技术颠覆战场丨智库视点2025
以前,人力要花数月时间分析处理的侦察图像资料,人工智能仅需两小时就能解决。大数据支持下的多维情报融合分析处理,将改变未来战争的趋势: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传统的大批次战略和战术机群同坦克集群一起被赶出了战场,附带也遏制了陆航直升机部队迅猛发展的势头,取而代之的是AI技术的无人机群对地面目标的精准打击。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技术将成为最重要的军事技术较量。 人工智能技术涌入俄乌战场产生的重大效果是:未来海陆空武器将朝着无人化、小型化、隐身化、精准化四个特点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