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版的话 | 我们欠教育一笔账
今天,我们在《南方周末》上推出月均一期的“教育”版,和您共同关注这个牵动中国千家万户的话题。 -
院士贺克斌: 中国面临世界上最复杂的污染源排放体系
“最近大家可能感觉到中国的蓝天越来越多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老百姓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了,科技手段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美法官批准哈佛大学暂时继续接受国际学生
-
超一半985建人工智能学院,AI专业值不值得报?
在“双一流”建设、ESI排名、国际合作中,“是否拥抱AI”已成为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学科专业调整也是对招生、就业、社会影响力等维度的战略适应。 机器人领域的知识发展和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即使是研究水平非常高的学校,在目前的培养当中也跟不上,不管是课程,还是教材,都相对落后。 -
语文难、数学难、物理难频上热搜,今年高考到底难不难?丨议教
为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需要,高考命题水平近年来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总体难度实际是下降的。 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也就是说,现在想靠刷题拿高分,越来越困难了。 -
多地公布高考查分和报志愿时间
-
“一半的学生想要专升本”,高职不能办成学历培训班|圆桌对话
现在有些学校,职业教育应该开设的课程,以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课程没有全开。他们变成专升本考什么课,就开什么课。 -
一年招生超50万:职业本科,值不值得报?
让中等水平的民办职业院校先行先试都是一个折中的做法,“如果一开始就找最好的学校来试点,可能也缺乏可推广的价值。” “职业院校升了本科,就要搞硕士点之类的东西,自然就会模仿传统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办学,大家就越办越相似了。” -
高考在即,AI押题:智商税背后的升学焦虑丨议教
只有各类高校的差距缩小,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好大学越来越多,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各取所需、各展其才,社会大众对高考的过度紧张和焦虑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
教育部:深化整治中小学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谋利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