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鸟“单飞”:一半收入在海外,离不开阿里
2021年至2023年的三个完整财年,菜鸟累计亏损超60亿元,最近一季度才扭亏为盈。 菜鸟连续三年,国际物流收入均高于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占总收入的一半。 来自阿里巴巴的收入占菜鸟总收入的三成。 -
合作25年,一朝决裂:石榴集团“宫斗”祸起境外架构
石榴集团搭建了境外股权架构,由崔巍持股58%、桑春华持股42%。但曾任地理老师的崔巍总是将桑春华称为自己“最好的学生”,“就像曹云金之于郭德纲”。 在境外架构下涉诉的话,境外裁决的实际法律效力可能会面临挑战,诉讼过程可能是艰难的拉锯战。 公司做大后,有些企业未能通过股权、薪酬等制度化方式处理好利润分配问题,或不重视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形成规范的公司架构,公司治理引发的问题往往导致其难以基业长青。 -
三年4任董事长,“药中茅台”为何震荡不断?
2023年,片仔癀及其子公司已有5名高管被查,从2022年6月至今,片仔癀董事会秘书、总工程师、总审计师等多名高管相继离职。 “医疗器械和西药的公关重点在于和医生、医院搞好关系。但针对终端市场的中医药腐败,更多是在经销商环节出现腐败问题。” 同为“神药”,与片仔癀类似,东阿阿胶、同仁堂也屡屡换帅,高管涉嫌违法违纪。 -
煤炭再造山西首富:吞并上代煤老板资产,搭乘“明星股”快车
2009年3月,孝义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举市开始转型。鹏飞抓住了政策风口。 鹏飞收购的特点是:收购主体新成立;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控制被收购公司,原股东承担债务或显著增加的司法诉讼;对被收购资产充分利用。 至2022年7月,鹏飞集团旗下拥有煤矿15座,煤价大涨是其近两年资产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 为其发展提供资金弹药的,除了金融机构,还有一家昔日创业板“明星”公司。 -
“利好改善型,刺激刚需”,“认房不认贷”激活京沪楼市
沉寂了许久的中介是最先活跃起来的人。“这是你们未来两三年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就要做好以后卖不出去的心理准备。” 过去,只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贷款记录,在上海购房就算二套。刚需群体中很多都在外地有贷款记录,“认房不认贷”落地,这部分群体的购买力就被释放出来了。 改善型群体也是受影响最大的,过去只能买两三百万元的房子,现在卖掉自己的老破小,可以加杠杆买一个面积更大的房子。 -
“关键是土地成本低”,头部企业谈大城市何以改造城中村
和老旧小区改造相比,城中村改造拆除重建的比例也许会高一点。 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都是国有建设用地,拆除重建要政府征收国有土地后进行招拍挂。但城中村的土地多为农村集体土地,可能不由政府出资和征地,让村民和企业直接合作。 之前棚改是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容易推高房价。城中村改造应该会以房票安置为主。可能会由村民、社会资本、国央企合作,国央企将扮演主导角色。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城中村可以做租赁改造?因为城中村多为集体土地,价格大概相当于国有土地的1/4。我们在深圳城中村做租赁是给村民保底租金,相当于没有土地成本,占用资金量也小很多。 -
小猪优版投资者梦碎:没日没夜剪短视频,50万个账号一夜崩盘
两年间,从0到超过50万个账号,小猪优版的高速扩张正是通过发展省级代理和提供高额返点完成的。 B站、抖音、腾讯视频、知乎等平台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它们没有与小猪优版建立公司层面的合作。 版权方捷成股份正在对小猪优版提起诉讼,其也查不到小猪优版创始人之一王雄伟的履历,另一位创始人王旭曾被捷成股份辞退。 百鸣2021-2022年亏损超过7000万元,爆雷前,还向接盘方十方控股出借一笔879.2万元的贷款。 -
“宝万之争”8年后,王石再谈姚振华
-
专做老人生意,“老易养”为何造成巨额亏空?
在高息回报的引诱下,张怡与母亲还和老易养签下多份借款协议,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协议陆续到期,老易养却一直没有还钱。 杨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成立老易养之前,杨晓峰是卖保健品的,第一批老易养的会员,便是这群顾客。 老易养体系里,销售人员都有对应的会员,他们称会员为“家人”,会员则叫销售人员“小伙伴”,召开的全体会议,也被称作“家庭会议”。 有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反映老易养问题,相关留言显示:“都江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正在调查处理。” -
“贪腐数额巨大”!万达多人突然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