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格医药常建青:临床试验要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丨国际临床试验日
我从业三十余年,临床试验的话题很少“出圈”,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圈外人都来向我了解什么是临床试验、药物有效性和审评审批等事情。新条例就是在正面鼓励和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开发,引导填补临床急需的空白,让患者参与新药研发,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一款新药起码85%的资金都投在临床试验上,而其中70%左右又投在III期临床试验上。最近讨论很火的一个话题,你们南方周末也写过,就是实验动物价格高昂,一只猴子要卖十几万元,人体试验可比这个贵得多了,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和对比。 -
核酸检测“假阳性”?复核这个指标很关键
“假阳性”背后,存在核酸检测阳性判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不仅要重视弱阳性、阴阳之间的“灰区”样本复核,更要注意实验室管理,防止样本污染等误操作。 有的试剂说明书显示Ct值≤40时可评为阳性,但这与评判阳性病人能否出院的Ct值标准有差异。2022年3月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规定,对于轻型病例,连续两次Ct值≥35即可解除隔离和出院。 “从检测机构的角度,就是认真复核、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激素”产品曝光后卷土重来,抗衰老骗局缘何屡禁不止
2021年2月,南方周末曝光了激素凝胶产品或涉虚假宣传和传销骗局,产品被各大电商平台下架清理。时隔一年,“Somaderm Gel”激素凝胶(又称HGH生长激素凝胶)再次在电商平台上架销售。 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家电商平台上,至少有170家店铺在售卖激素凝胶产品。各家平台的激素凝胶产品定价差异很大,单价大约在每瓶230元至730元/。 美国药物管理部门DEA明确表示,生长激素用于抗衰老、提高运动表现、增肌是非法使用和滥用药物,或面临5年的重罪惩罚。 -
奈雪的茶因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曾被曝欧包发霉蟑螂乱爬
-
核酸检测“大扩军”:企业高薪寻“熟手”,社区急训采样员
210条相符职位的招聘信息显示,采样员、实验员的月收入区间为5000元至1万元,占比36%;1万元至1.5万元,占比33%。少数岗位开出的待遇达到2万元以上。 多家招聘PCR实验员的单位明确表示接受“无证熟手”。PCR上岗证公开渠道报考虽已终止,但有培训机构称能帮考生挂靠到医疗机构参加考试,报名费4000元,培训一周,10-15天可拿到上岗证。 采样员每日工作时长一般在8至10小时,有的招聘要求甚至提出,吃饭时长超过40分钟即要扣除一小时工资。 有城市已开始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经培训后进行核酸采样,但大多数没有报酬。 -
上海提出目标:5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
-
朝鲜新增1.8万例发热病例
-
社区团购将普通防晒口罩宣传为"防疫口罩"?严查!
-
“甜味”电子烟“续命”150日:寻出口,急送检,拿牌照
相对国内市场的争议与喧闹,对中国电子烟从业者而言,谁能拿下海外大客户的订单,才是“硬道理”。那些为各大电子烟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生产商,只要每批订单符合销售目的地国家的标准即可,受新国标冲击影响很小。 生产厂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将电子烟产品送到国家认可的检验检测中心进行前置检测,然后再进行技术审评。受疫情影响,目前电子烟企业基本将产品送往郑州检测,单个产品检测费用大约在1.3万元。 不少实力雄厚的头部品牌企业已在谋求将电子烟的雾化技术,逐渐尝试推广并应用到更多领域,譬如中药雾化应用、吸入式雾化疫苗、医疗美容雾化应用等领域。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
卖“鼠”毛利率超茅台,药康生物能跑多远?
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基础品系鼠等低毛利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药康生物整体毛利率下降不无可能,这点从它的“前辈”——Charles River、南模生物等公司便可发现。 CRISPR/Cas9技术已成为运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技术,药康生物即从Broad研究所获得授权。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2017年通过的一项判决显示,这一专利尚存争议。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之下,药康生物已开始全球化布局,不过药康生物的中、日、韩官网上,亚太、北美、欧洲三地经销商的链接尚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