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患者隐瞒病情结婚,事后撤销不如保障婚前知情权丨快评
因一方未告知实情导致另一方被感染,实例有不少。义乌发生过男方隐瞒艾滋病感染者身份与女方登记结婚导致女方感染,南通则发生过女方隐瞒艾滋病情与男方结婚并生育的事。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多地开禁烟花爆竹彰显地区竞争:你会“用脚投票”去开放区吗?丨快评
当下,促进消费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一些城市放宽禁燃令,也有把消费留在本地的考虑。 -
家长炮轰《中国奇谭》不足为训:动画与孩子都应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丨快评
诸如“家长抗议影视作品”“家长抗议游戏”的新闻事件,近年来在国内屡有上演,核心逻辑无非是,这些文化产品容易让孩子沉迷、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简直有害无益,隐藏的观点则是“应该管管了”,说白了就是希冀公权力出手限制乃至封杀它们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打骚扰电话、发垃圾短信要支付精神赔偿:司法当有力为个人信息保护撑腰丨快评
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对用户拨打促销电话的某通信公司除了要停止侵权之外,还要赔偿3000元精神损失费。让垃圾短信、电话的受害者能够低成本地发起诉讼、获得赔偿,法院系统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法院的作用,让受害者能够快速方便地提起诉讼,并保证各地法院都能按照典型案例所确立的原则快速裁判。 -
国企行政晒百万年薪:如此肥缺是否因人设事攸关公共利益丨快评
“给这样的单位一座金山也吃完了”“怪不得人都爱去国企,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样的评论,公众的质疑之声折射出的国企内部治理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具备现实意义的议题:如何治理国企内部的隐性腐败?如何建立合理的薪资结构?国企本身属于“全民所有制”,其内部治理攸关公共利益,有责任也有义务回应公众的质疑。应该由上一级机构或国有出资人对这一单位的招聘程序、薪酬结构与公司治理进行调查,以正视听。 -
亚运会柔道馆外立面设计剽窃事件:中间商涉嫌骗方案、赚差价?丨快评
根据李驰展示的微信聊天截屏证据,瞿为民曾经表示“主管单位与临浦领导不开心”“把我们方案说成是个屁”。照理说,亚组委与临浦镇应该有规范的设计方案招标与遴选程序,并且对选中的设计方案应该进行是否有侵权的合规性排查,从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
转卖网游账号后拿回:涉嫌盗窃岂能退款了事?虚拟财产也是财产丨快评
卖掉游戏账号之后再利用平台规则“找回账号”,与卖掉实体财产后再偷偷拿回并无二致,都是盗窃行为。 卖出网络游戏账号后,又通过找回密码程序等方式把账号拿回来,这种行为怎么定性,如何处罚?互联网时代涉及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对此类情况应有更明晰统一的认定。 -
“拒绝为企业融资担保”,这位被举报的县委书记做错了吗?丨快评
政府支持企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应当是减少对企业的不当干预和管制,杜绝各种官员寻租行为,而不是直接为某个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这不仅不合规,对其他企业也不公平。不为雷丁贷款提供担保,王骁书记并没有做错。 -
强奸犯、强迫卖淫犯出狱成网红?短视频无限下沉,应守住伦理底线丨快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野蛮生长之下,几乎所有“容易的”或“已知的”赛道都会变得拥挤、生态位被占满达到均衡,这时候后来的内容创业者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另辟蹊径,去开辟“不那么容易的”“未知的”领域,辟出属于自己的赛道或生态位。“刑满网红”的生态位,就是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之下,这样的白热化竞争态势之下,快速拓展出来的。 -
扩大汽车消费,当对油车电车一视同仁、取消购车用车不当规制丨快评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