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举报医院套取医保基金:控费与反控费是协同进化的游戏?丨快评
使用医保时保持一定的自付比例,无关于医保基金充裕与否,而关乎医保基金能否得到妥善使用。这样的安排,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提供了一种激励与联动机制,大家大概率会关切自己的钱没有被医院多收,进而顺带关注到医保基金有没有被医院滥用。 如果参保者生了大病需要住院,那大部分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虽然医保基金来自大家的缴费,但混成了一个大池子,“吃到嘴里才是自己的”,形式上又表现为第三方付费,并不需要患者自己掏钱,这对患者来说就有激励给自己上更多更好的检查、治疗手段。 -
上海独生女继承两亿遗产被诉离婚?婚姻不应成为财富再分配的工具丨快评
现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第1062条),这是缺省原则;只有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时,才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第1063条)。 成文法上的如此规定,旨在扩大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让离婚时经济弱势一方有更多的财产可分。问题是,当婚姻变成财富再分配的工具,婚姻与财富都变得不安全了。 -
母亲起诉儿子返还购房款:对家庭是一个警示丨快评
把孩子养大成人,作为父母的本分已经完成了,法定责任已经履行了。不能随随便便把自己的老本交给子女,主要资产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里。子女需要大额资助,可以明文的方式出借,规定本息与偿还计划,或者至少要明确父母有索回的权利,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可以予取予求的。 -
欠发达县1个在编身后1.8个临聘:转移支付保“吃饭财政”难以为继丨快评
如果能把公务员、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落到实处,敢于像市场化的企业那样辞退光拿钱不干活的老油条,让编制带来的溢价归零,大家对考公考编就会更理性 -
女子编排“老头强奸孙女致怀孕”被拘留:可比照“老夫少妻”造谣案入刑丨快评
在2021年的“女子被造谣老夫少妻”一案中,涉事男子吴某某将女子与外公的祖孙合照造谣为“老夫少妻”。事发之后,法院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平心而论,吴某某造谣“老夫少妻”至多算得上是“不实信息”。事实上,哪怕“老夫少妻”是真的,也没有违反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任何一条法律,甚至连所谓的道德伦理问题都谈不上。相形之下,本案中当事女子的造谣行为更加令人发指,因为其所编造的谣言可能已经直接牵涉到刑事犯罪。 -
以自伤自残来控制对方也是家暴:应确认成年人自负其责原则丨快评
唯一正确的规则当是成年人而非任何其他人应该为本人的行为负责。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那司法实践通过每一个案件呈现的规则与法理,应该具备合理性、一致性与系统性,让人民群众产生稳定预期与公平正义感。 -
西藏阿里全体公务人员为一女子献血?应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消除特权嫌疑丨快评
公众见过了太多以权势谋私利的不公平现象,也见过了太多网上炫富炫权而不经意间暴露了腐败问题的事件。而余女士发布的短视频,可能也给人一种炫耀“小姑姑”能力(也就是炫耀自己家的能力)的感觉。 -
短视频时代,短剧异军突起:互联网生态“各领风骚三五年”丨快评
短剧往往能满足人们的某种“爽点”,“击中”人性固有的愉悦机制。“豪门恩怨”“先婚后爱”“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主题长盛不衰,复仇,逆袭,霸总甜宠,黄金赘婿,嫁入豪门……这样的情节也屡看不厌。短剧主角要么成了另类的基督山伯爵,要么就是影视化的“龙傲天”“玛丽苏”,抑或像是将冗长拖沓的都市情感剧按下快捷键后的产物。 -
考公考研人数一升一降:替代还是互补,如何读懂两者间的关系?丨快评
理解了体制内与自由竞争行业招人逻辑与心态的不同,学子们就可以决定到底需不需要读研,是本科就考公争取上岸还是读研让自己有更大的选择面。这些都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 -
小区电梯放露骨广告背后:业主自治权难落实丨快评
现实中,很多物业公司往往忘记了自己只是受业主委托来提供物业服务的,反而把自己当成了小区的管理者。很多物业公司在没有征求业主意见的情况下,就随意在小区公共场所增设经营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