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岁的默多克将第五次结婚:防范离婚被分财产,富豪有两大招
信托,是富人必备,其重要功能就是防范婚姻风险带来的财产分割。默多克与另一个富豪Hugh Hefner类似,是较“老派”人士,对相伴自己较长久的女性,还通过婚姻给个合法名分。而其他富人,与默多克一家在婚姻方面胆大心细相比,显得更加谨慎:非必要,不结婚,世道难行钱作马……用金钱摆平一切,以规避更大的财产风险,这是新派做法,比婚前协议、家族信托的“老派做法”更干脆。 -
观点与老师不同怎么办?当以平等讨论来解决或厘清分歧
于老师而言,须放下“知识权威”“标准答案持有者”“真理掌控人”等自我认同,其角色定位应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分享知识、探讨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即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存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且由师生合力完成。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关系更多是互动的,互促的,平等的,兄长或朋友式的,而非单方灌输或强行植入的。 -
师永刚抗癌十年:患者及资本科技人才为何流向美国医疗市场?
美国的医疗体系,允许私人资本行医、制药,因此美国的医疗系统比欧洲的要灵活得多,逐渐后来居上。西欧和加拿大等地在近几十年,大力推广“福利主义”,以很高的全民税收来保障全民医保,公民医保缴付仅需很少份额。但随之而来的是大病统筹、手术审核制度。 -
弃编制种樱桃亏百万:别对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太自信
知识精英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只是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优秀者,即便拥有较佳通识和广泛兴趣,也只是对自己的主业给予加持,使我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主业做得更专业。某一领域的知识精英,未必就是好农民,推而广之,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未必同样是精英。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大牛,在普通人心目中神一般的人物,但看他对经济、社会的构想,大率经不起推敲,有些甚至显得可笑。 -
“卖房驱父”说明了什么:想老有所依别轻易交出财产
父母总是喜欢无条件地爱子女,上天摘星、以命相“赠”都不在话下,遑论送个房子。但人的老去,一定是以各种未知风险的叠加为主要成本的。我们不要在危局到来的时候才开始考验人性、寄予温情的回返,因而,在自己尚有财产决定权的时候,最好留住一份人间清醒。 -
你有想过玩皮划艇吗?智者乐水:河流确权与开发大有前景
浙江丽水“包河到户”,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当地河流养殖业发展起来,旅游资源得到开发,非法采砂炸鱼等问题也得到解决。当地还允许农村河道经营权抵押贷款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吉野家因发现蟑螂被罚款,消杀公司该不该承担责任?
吉野家那43只蟑螂,也许就是这样被发现的。那么消杀公司既然有资质认定,又明确是在给餐饮企业提供消杀服务,那就应该跟大部分家电汽车一样,有一定“质保期”。在这个期限内就需要对自己的清理效果负责,承担一定的后果。而餐饮公司这边,也不要对消杀公司的资质抱有太多信任,如果真的想做好自己的食品安全和品牌,还是要看重实际效果而不是应付检查。 -
家电强制报废可取吗?应尊重产权与市场,避免好心办坏事
市场已经发展出了非常有效的以旧换新的规则,只不过这种规则不是强制性的制度罢了。而且这个市场有着非常清晰的层次:还能用且好用的家电会流向二手市场;能用但不太好用的有些厂家在卖产品时会折价回收;而有些几乎没有残值的,就会直接被当作废品卖掉。 -
教自家娃气出心梗、脑出血?放孩子和自己一条生路吧
做老师权威很重要,因为没有权威的老师很难教得好学生,而老师通常容易获得孩子的崇敬之心,言必称“老师说的”,就是明证,但身为父母或爷爷奶奶,做孩子的老师,很难树立权威或威信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工地发现古墓,谁该掏钱承担保护成本?
发现文物,发掘单位进场清理发掘,不会赔偿,施工单位反而需要承担发掘经费,承担财务费用,甚至赔上前期投入。这种机制存在公平性和合理性上的问题。文物是国家所有,保护文物是全民义务,但最终却是谁摊上谁掏钱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