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10106,我第三次失去了offer丨人在职场
当我向朋友们叙说求职时发生的这些状况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表示一番惋惜,劝我以身体为重,然后在话题的结尾无可奈何地来上一句“哎,这一行都这样”。 -
一个过来人的困惑:有的年轻人,找对象“等、靠、要”?
渴望结婚而未婚的青年,理直气壮地“等、靠、要”让人沮丧。自己的婚恋大事,自己才是第一且唯一的责任人。 -
停车场支付闹剧:“生活需要缓冲”,我的修为也得以升华
孩子的哭闹声,与催促的喇叭声混在一起,形成一股看不见的压力扎堆挤在他的身旁。 -
我被李健的声音感动了一整晚,然后发现是AI唱的
我们也许会慢慢习惯和AI共同创作,但每当技术将某个声音变成符号,那些被批量复制出来的情感,终究会在无休止的重复中变得苍白无力。 -
从天而降的体育课,把我砸得头晕眼花
学生如此懂事,但我只想感叹:做体育老师实在不是个容易的活儿啊。 -
向占座者“投降”:我悟了,等也是体验的一环
我意识到在武汉那次的愤懑是因为没有受到优待,没有抢占先机,而非占座本身。 -
人到中年,我学着挣脱“内疚”的网
当意识到这点时,我决定重新做一回自己的“理想父母”,让改变从一些“不完美的样本”开始:网购时放弃比价直接下单,故意在读书会分享有争议的观点,允许自己周末一整天无所事事地睡觉玩耍,不做任何自己曾经认为有意义的安排。 -
办公室装修后,我竟成了工位绿萝?
屋子里的甲醛终会消散,心中的“甲醛”还需乐观去驱散。 -
逃出美容院后,我陷入了“皮肤危机”
当外界的声音涌来时,我提醒自己要清晰分辨:哪些是我值得关注的肌肤问题,哪些不过是商家为了推销商品设下的焦虑陷阱。 -
“新手村”修炼之路:当幼儿园家长群开始有了“班味”
“大合影”完成后准备离开,老师在讲台前高声叮嘱道:“请各位家长围绕今天的开会情况,写一段心得体会,明早前发送到微信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