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耗焦虑时,厨房成为我最后的堡垒
这段完整专注的时间,让我把所有的烦恼抛诸脑后,不用理会手机上的信息,不用焦虑明天的工作,内心无数的念头都安静了,机械重复的案板工作无脑且解压。 -
从π到AI的故事:“今天的世界太奇幻了”
今天重提旧事,没有半点嘲笑的意思,只是觉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国家是多么的不容易。 -
通勤时间太久,我决定在地铁上看纸质书
书本一摊开,头一埋,眼睛只顾在字里行间挪动,哪还有心思管别人的目光呢。 -
拒绝10106,我第三次失去了offer丨人在职场
当我向朋友们叙说求职时发生的这些状况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表示一番惋惜,劝我以身体为重,然后在话题的结尾无可奈何地来上一句“哎,这一行都这样”。 -
一个过来人的困惑:有的年轻人,找对象“等、靠、要”?
渴望结婚而未婚的青年,理直气壮地“等、靠、要”让人沮丧。自己的婚恋大事,自己才是第一且唯一的责任人。 -
停车场支付闹剧:“生活需要缓冲”,我的修为也得以升华
孩子的哭闹声,与催促的喇叭声混在一起,形成一股看不见的压力扎堆挤在他的身旁。 -
我被李健的声音感动了一整晚,然后发现是AI唱的
我们也许会慢慢习惯和AI共同创作,但每当技术将某个声音变成符号,那些被批量复制出来的情感,终究会在无休止的重复中变得苍白无力。 -
从天而降的体育课,把我砸得头晕眼花
学生如此懂事,但我只想感叹:做体育老师实在不是个容易的活儿啊。 -
向占座者“投降”:我悟了,等也是体验的一环
我意识到在武汉那次的愤懑是因为没有受到优待,没有抢占先机,而非占座本身。 -
人到中年,我学着挣脱“内疚”的网
当意识到这点时,我决定重新做一回自己的“理想父母”,让改变从一些“不完美的样本”开始:网购时放弃比价直接下单,故意在读书会分享有争议的观点,允许自己周末一整天无所事事地睡觉玩耍,不做任何自己曾经认为有意义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