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贝的2023年度书单
一个想象中的加利西亚国家建构记忆,却一直流传到21世纪,并在乌克兰独立后重回人们的视野,将加利西亚作为幻想中的乐土加以追忆 -
面对民主制度的退潮,查尔斯·泰勒开出了这样的药方
人民无力,既是民主制度衰败的原因,同时也是结果,所有问题都是盘根错节地形成恶性循环。 -
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学术巨匠:略谈翁同文先生的出版史与科技生活史研究
翁同文先生的治学植根传统,视野与方法深受西学影响,将文献与文物高度结合,将社会与人生充分融贯,特别关注下层社会、特殊技艺以及基本典籍。 -
永世难忘的师生际遇:回忆姜亮夫先生与“楚辞班”
自王静安先生提出用“地下之材料”以“补正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以来,学界无不称赞。姜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又加入“民俗”一项。他不但在讲课中经常强调从民俗角度切入以研究楚辞的重要性,并给我们指定了几种民俗学方面的参考书,而且在《九歌》研究中还引用了大量的民俗资料。 -
王贤才丨两次焚稿,九译其书:我翻译《希氏内科学》的历程
进入临床课程后,我就知道美国有部享誉世界的医学名著《希氏内科学》, 老师们戏称它是临床医学的《资本论》。我深感它的博大精深,论述系统、严谨,尤其侧重于临床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联系,就有了把它译成中文的念头。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无尽的纷争:雷颐的2023年读书小记
在目睹纳粹的恶行后,基辛格就摒弃了犹太教信仰。在哈佛就读时,这位年轻学子就开始从学术方面探究寻找历史意义的其他方法。 -
李永晶的2023年度书单
读书多年,目力所及,如此元气满满的中文原创作品可谓极为罕见,读来心胸爽快,这让我不时感慨:丘老先生真乃大力君子也,真乃天下士也。 -
黄仕忠丨人生真味几悲欢:忆蔡义江老师
我完全不相信蔡老师会做这样的事情,但人言可畏。隐约听说,举报者自称为同学抱不平,通过在报社的校友发了“内参”,目的是要让蔡老师难堪。 -
姚大力的2023年度书单
如果你问,当代学术界还有没有人保持着宽厚尔雅、举重若轻的学术绅士气度?我首先就会想到唐晓峰。 -
为什么晚清的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都推崇黄宗羲?
郑观应节抄并作序的《原君·原臣》小册子,被梁启超、孙中山用作宣传工具。晚清“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共同使用一个文本进行宣传,这一事实打破了派系划分的刻板印象。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晚清进步思潮公推为共同旗帜,是形势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