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恽 | 我和傅国涌,一本《金庸传》的故事
这件事后,我们还照常交往,似乎经过了考验,反而有了更深的信任,这或许算是好事。 -
在传统的路上一骑绝尘 | 刘铮读《容安馆品藻录》
周作人的这一刺,竟在钱锺书心底留下心理学家所谓的“情结”,旧伤疤时常带来新痛楚,以至于针对“新文学源流”的明指暗讽,多次奔赴钱锺书笔端,一直持续到周作人身后。 -
方柏林 | 《大而美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冲击大不大,美不美?
总的来说,法案在高等教育上的思路是不鼓励家庭过度透支,而是把更多上大学的经济压力转给家庭。这对于富人是有利的,但会粉碎一些普通家庭通过教育实现美国梦的机会。 -
杨苡 | 见字如面:与穆旦的通信及其他
“终究每个人终生的好友是不多的,死一个,便少一个,终于使自己变成一个谜,没有人能了解你。我看见你的心灵,也还是自从大学二年级以后,就没有变化过的样子。人生的变化是太多了,但仍有不变或不肯变的什么,看来也是一点欣慰。” -
人工智能的突破是怎样实现的? | 方柏林读《陌生的新大脑》
萨默菲尔德提醒我们,真实世界并不像国际象棋,每一步都有规则,也不像数学题,总有对错分明的答案。 -
王培军 | 读钱锺书《谈艺录》札记七则
钱先生云“按季言所考甚确”,把考《梅花赋》为伪作,归功于劳格,其实是不辨“来牛去马”了,劳氏之语,都是抄自《四库提要》的,别无发明。这只要取劳氏《杂识》与《四库提要》一比勘,就立刻可以知道的。 -
许礼平 | 杂记农讲所革命画教员黄凤洲及其《太岁得意图》
毛泽东十分重视“革命画”这门课,找谁来任教呢?农讲所创办人之一阮啸仙推荐黄焯华。 -
谁解“诗家三昧” | 蒲柏林读《陆游十讲》
今年是陆游诞辰九百周年,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陆游?陆游的作品在当下有何价值? -
退出官场,回到自己的农村老家:陶渊明追求平头百姓的普通生活
后来以“忠愤”论陶的人往往强调此时刘裕王业渐隆,行将易代。所以渊明不肯复仕。其实晋宋易代离这时还有十多年,陶渊明对未来不可能有如此精准的预测。又有许多学者把陶渊明的归隐说成是因为痛恨官场黑暗,不肯同流合污。陶渊明本人从来没有说过这一层意思,也看不到什么材料可以证明这一点。 -
张继海 | 《周易》如何在古人生活中发生影响:三国时期几个《易》占实例
杨仪自觉功劳很大,认为自己的职位应该再升一下,甚至可以坐上诸葛亮去世后留下的丞相之位。结果请人占卦,得到的是《家人》卦,他遂默然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