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默 | 有关“一字之差”的两个故事
原来,冯玉祥原本想要让部队去的地方是泌阳,并非与阎锡山会师,却被起草电报的秘书写成了沁阳……后世再创作时“顺理成章”加入阎、冯会师情节,再没多想实际行军路线。 -
许礼平 | “枪毙人人心里的阿Q性”:田汉为唐槐秋的“中旅”题辞
田汉在国歌上的谆谆告诫和语重心长是国人皆知的,但在这条幅上却是急遽的、战友式的警示。两者相比,有同一中的相异。 -
金大陆 | 毛泽东为什么说“我要的是张燮林式的,不要庄则栋式”的文章?
陈伯达反复揣摩、领悟毛泽东的讲话本意,并与范若愚、王力查阅主席关于国际共运的历次谈话记录,确定从正面阐述我方观点下笔,终于写出了“张燮林式”的文章。 -
李军 | 好书从来故事多:对沈燮元经手善本书的几点补充
一晃沈先生谢世两年多了,令我深感惋惜的,除了《士礼居题跋》至今尚未面世外,还有一些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
锺先鲜|父亲锺叔河的朋友圈
父亲从年轻时就爱交朋友,他的朋友也成了母亲的朋友,他们的朋友大多都是在文艺中学读书时的同学,还有湖南报新闻干部培训班的同学,更确切地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报社工作时有交集的同事。 -
张旭东 | 《世说新语》名辩一则
如果推到头,没读懂的又不只是容斋,刘义庆把这则编入《简傲》而不是《排调》,就是没有理解这是个文字游戏。说文字游戏也不很准确,实际上是名学上的问题,即概念问题。 -
刘慧儒 | “骂育”
骂变相做着启蒙工作,以折辱的方式让对方铭记与亵辱对象的干系;它直指人心神圣之物,又排除对方为人的属性,却反向凸显人之尊严。 -
陈晓平 | 美国女医生为淮军将领疗伤
富马利应该是欧美女西医给中国高级军官治伤第一人。以董福祥极端保守排外的立场,即使他当时身在桂平,恐怕也不会主动邀请富马利。相对来说,淮军将领较为开通。 -
陶慕宁 | 悼学人李剑国
当天看到他的床上竟然放了一尺多厚的三部书稿:《唐前志怪小说史》《唐前志怪小说辑释》《镜花缘海外考》。这在全国的研究生中实属罕见,我对他的仰慕之情也便始于此时。 -
重新认识张厚载的“三宗罪” | 张元卿读《张厚载传》
倪斯霆这部新著的最大贡献,就是首次对张厚载的人生做了比较完整的考述,全景式地呈现了张氏一生的浮沉荣辱及其戏剧研究的贡献,改变了他长期作为陪客的历史命运,能激发今天的读者重新审视这位“反对者”的历史境遇和他的觉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