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影白居易:文坛明星的一千二百五十年
作为一个文学明星,他不仅在历朝历代拥有大量拥趸,深刻改变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而且影响远播海外。但他也像流行明星一样,招致众多后人的口水和非难,以至于很难找出第二个争议如此之多的古代文豪。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
“上岸”,艺术生的求职突围
“大家都做同一张卷子,不会因为你是艺术生,像高考一样的,给你分低一点,不现实。”在公务员考试中,艺术类的可选范围有限,招录单位多为公安、监狱、消防等系统。她以最后一名通过笔试,又以面试第一的成绩逆袭“上岸”。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法国学者加卢佐:在消费社会,人们在消费什么?
商品在社会中运动,在人们“同与不同”的游戏中被一次次激活。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啊?群演有什么好扮演的?”横店真假群演之谜
在发现造假的捷径后,部分视频只是租借汉服、办景区年卡、购买盒饭,在剧组旁拍摄“假出工”视频,甚至虚构出与导演、明星的交集等。 “在一些人看来,我们底层小演员就不可能干干净净赚钱,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一定会被导演揩油,一定要穿着暴露博出位,一定如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入流。不然,怎么满足人们的猎奇和娱乐心理?” -
年轻人不再唱粤剧?
“只有本身血脉里面对这个对象念念不忘,才会一直追寻它。” -
法学家何家弘说案,“半步半步地往前走,也好”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1日《南方周末》) -
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后的三年
“让讨论的人讨论去吧,演戏的人演戏去吧。” -
游戏世界里的银发玩家
每天吃完晚饭,娟姨就坐到电脑前开始训练,到晚上12点左右,儿子会过来说“不能玩了,太晚了”。 年长者极少将游戏构建为一个社交工具,对于多数老年玩家来说,游戏是应对年龄焦虑的工具。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玩游戏,直播到100岁。” -
导演郑晓龙:电视剧不能用放大镜去看
其实拍完《甄嬛传》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不被当成人,而是当成工具的现实。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1日《南方周末》) -
玛丽莲·梦露为何而死?
梦露悲剧的一生,她的人生故事和最后阶段,却不能在官方结论中得到体现。 “不在于归纳出一个足够服众的结论,而是重新去回溯那个年代,男性为主导的行业操弄,危险的大众意识。”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1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