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凉山11网红锒铛入狱:虚假助农的流量骗局
三农的剧本变相迎合了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算法。 利用虚假人设吸引到粉丝后,上述公司会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从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
悬疑推理作家访谈录丨法医秦明:真正高智商的人不会犯罪
“我写小说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希望我的读者在看完我的小说后都能明白,我们有最专业的法医和最高的破案率。”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不存在‘无证之罪’,‘无证’就是‘无罪’。只有找到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定罪,因此我的小说可能会更注重证据一些。” -
把美术课还给孩子?一所广东乡村学校的实验
张耀仁理解家长的想法,美术无用,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目:“家长肯定说,我儿子数学才85分,你能不能美术课的90分钟不让他上,他可能就考90分了。” 一些老师一边创作,一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实际上,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碰水墨了。 -
清华新生苏翊鸣:奥运夺冠后,回望那个“容易害怕的孩子”
2023年成为清华新生,意味着他18岁以前的三桩愿望——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站上最高领奖台让国歌响起、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部实现。 来清华大学报到的这天下午,他说,1980很快会成为各类大赛上的常规动作,而自己正在攻克的2340,是他目前认知里“单板滑雪人类可以达到的转速极限”。 -
大画家、抄袭和艺术界:“别期待圈内成规模地公开谈论这件事”
“欧洲那边艺术界也看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对于中国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形象起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叶永青侵权案判决后,南方周末记者尝试联系多名业内人士,绝大部分人不愿过多讨论,有人顾虑“得罪人,得罪四川美院”,一位策展人回应“感到很难参与,他曾经是对我们很好、很受尊重的长辈,但整件事和回应方式都令人不能接受”。 -
聊娄烨电影纪录片《梦的背后》:爱是永远正确的废话
-
专访演员王传君:“这样煮我也可以,那样煮我也可以”
“我从小看动画片,喜欢男二,不喜欢男一的。我觉得这件事情做得刚刚好就可以,过了一点就一定会有其他的问题。” -
克里斯托弗·诺兰:悖论之间
“着迷”(fascinating)这个词被诺兰挂在嘴边,他用着迷解释着迷。 宣传《奥本海默》时,诺兰多次声称,奥本海默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这引来一些争议。 -
香港天籁敦煌乐团:一群年轻人,透过敦煌读懂了香港
纪文凤将敦煌看作香港的“前世今生”,因为两者地理优势与历史背景相似,各自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心。 -
作家刘亮程和他的《本巴》:回到乡村,重返童年
每当麦子长出来的时候,白发又白了一层,你是觉得忧伤还是喜悦?古人会觉得忧伤,但我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一棵树长得快腐朽的时候,你也达到了人生的目的,树木和人类在某个瞬间同时感到生命的衰老,这就是万物有灵。 (本文首发于2023年8月2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