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相亲直播间蹲了5天,见过上百个异性,一个能聊的都没有
-
国家电影局将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
-
从天才到隐者:白居易的命运变奏
正是从少年得志到中年落魄的巨大落差,让他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忽梦少年事”的,是琵琶女,也是白乐天。 -
文艳蓉谈日本“白居易热”:“日本人研究白居易,也是在研究他们自己”
“西方汉学是一个旁观者角色,因为他们不能参与到我们的文学创作当中去。而日本汉学其实是一个参与者,日本人也使用汉字,所以他们在研究的时候,就有非常亲近的地方。” -
贾樟柯谈科幻:希望我们是对未来有想象的民族
“想象力不一定产生一种真正的‘力量’,但它是一种习惯,一个人不需要‘有力’,但只要爱想就足够了。”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
主动延毕的年轻人: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一直没有时间让你整个人是放松状态,可以不用去想、去竞争,不用和别人比较,不用想未来岗位如何,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果。” 她申请延毕后,几乎所有老师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解:你拿一个硕士毕业证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要拿这段时间去赌不确定性?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
专访何家弘:“让愿意按照法治精神做事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确实有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在的社会氛围,和英美、欧陆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可以学,有些确实不合适,不一定都要搬过来。但是究竟什么是符合中国的,我觉得也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借口,人类社会发展还是有共性的,我们要有中国特色,但也不要对其他的(法治文化)都排斥拒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对话《二舅》创作者:我知道会有这样的争议
-
三千多起投诉背后:演艺票务代理公司之困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1日《南方周末》) -
羽生结弦:不和花滑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