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去2000年,书写精神世界的景观
千禧年在近年频频被提及,在集体怀旧中,那个年代饱含期冀与热情,“80后”作家周嘉宁也是在其中成长的一代人,她的最新小说集 《浪的景观》 被注释为千禧年的时代景观,但也是人的精神空间的景观。 张悦然认为,周嘉宁“身上的坚韧和恒久、持续关注的耐力是非常大的,否则人非常容易被世俗的世界给击垮,失去精神上的魅力。她总是用特别大强度去关注人的精神变化,关注精神世界的坍塌和重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刘三姐”黄婉秋: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丨逝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岛屿上的煎熬》:天堂之岛上的核危机及殖民者的谵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济州河
-
精神科医生陈百忧:接纳每一种生命绽放的姿态
“我时常觉得,这些病人好像是在替一个家庭、一段历史或者某种环境‘生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赵益民:拆旧建新之外,城市和城中村想象的其他可能
学者赵益民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应避免线性化的思维方式,默认只有一种可以接受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特征,清理所有不符合景观需求的建成环境和日常生活空间。还应思考“正规”和“非正规”的界定标准,并且避免正规化的目标把所有异质性元素都纳入到单一维度的想象之中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一个服装业城中村的变局
康鹭片区旧改的风声几年来就没停过,但对于这里的服装产业工人和小老板而言,他们的选择并不多,索性过一天算一天。在这个掐分算秒、靠速度取胜的行当,未来依然是很遥远的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生活在康鹭
“四人间床位,月租500,公共卫浴,带热水器,拎包入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她的电影里有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自在松弛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过了旧年是新年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