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喜欢哪家基金投教?公募基金投教品质榜即将揭晓
-
“最强地级市”银企如何相待而成?—“金融生态苏州实践深调研”报告即将发布
-
百只基金清盘 头部公司为何也加入了淘汰赛?
无论是发起式基金还是普通开放式基金,不达预期的收益率与较高的回撤率是基金被清算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金因业绩差而被基民抛弃是正常逻辑。为何龙头基金公司的绩优产品也走向了被清算的结局? 从市场行为观察,基金公司和第三方销售公司更倾向于新基金发售的营销。这是因为新基金更能给两者分别带来规模和较高手续费。而基金公司管理费与基金管理规模正相关,第三方销售方则更关心新基金带来的较高手续费。 -
管涛:人民币国际化不是零和游戏丨首席访谈⑥
从政策维度来看,中国已经完成了人民币从非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政策转变。从市场维度来看,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与日俱增。 未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难得的机遇,其中之一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弊端丛生,多极化发展趋势水滴石穿。 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应在平衡风险和收益时做到“七个坚持”。 人民币国际化更是顺应市场需求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 -
零售银行战略转型征途中,哪家银行更快更稳?
零售银行营收和利润贡献度均持续提升,但国有大行赢在规模,股份制银行胜在效率。 所有银行均存净息差收窄趋势,但零售贷款质量在改善。 个人存款主导增量、存款定期化。 -
告别灰色商业模式,“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前路何在?
中国资本市场“支付第一股”竟然长期依靠违规获取大额收益,并主动官宣自曝。 拉卡拉“套码”所涉及的资金也是此次发布存在“套码”现象公告的四家上市公司里最多的一家。 拉卡拉自2019年便启动“战略4.0”,即“支付+”,有成效但尚未领先同业。 -
催收大户冲刺赴美上市:承信科技的另类赚钱术
国内知名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对此的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有超过3000家逾期应收账款催收服务供应商。天眼查显示,现在存续在业的催收企业有6202个。 承信科技和永雄集团等催收公司均采用了“轻资产策略”,即不直接购买逾期信用贷款,而是辅助金融机构向拖欠贷款的用户收回款项,并从金融机构处获取此项业务的佣金。 数据库系统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根据位置、性别、应收款项组成和逾期期限等非个人身份信息,为每个债务人生成分数,并根据被授权使用的信息映射潜在关系。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库中历史债务人和应收款项信息分析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并生成相应的投标条款建议以供参考。 -
“不务正业的万能工具”,信托业如何回归本源?
“分类通知”新规破解了之前信托业的业务分类弊端。 “异地通知”禁止信托公司设立异地管理总部,并对信托公司异地部门设置实施数量限制,加强属地监管,引导信托业科学审慎布局异地部门。 -
尹中立:全面注册制落地,“打新必赚”神话终结丨首席访谈⑤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打新必赚”作为一个神话,已永远消失在中国股票市场,不会再存在。 美国股市每年退市数量超过了IPO数量。这是美国股市为什么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当股票市场新陈代谢加快,留下来的才是有竞争力的公司,指数形成慢牛趋势。 依靠资本市场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实施注册制改革的深层原因。 股市最大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但股市投资有自身的逻辑,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总结的,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预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预测分析的逻辑和依据。 -
余向荣:外围市场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丨首席访谈④
现在美国银行业对于商业地产敞口不低,仅比次债危机前略低。 欧美银行业风波不能说已经完全解除了,接下来还是要密切关注各种衍生风险,包括商业地产相关的不确定性。 中国正站在新一轮政策周期的起点上,政策重心重回经济增长。随着企业信心、居民信心逐步修复,大家也会重新来审视中国资产的相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