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国务院发研中心金研所原所长张承惠:应更好利用监管科技,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制度型对外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保障。如果与商品和要素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四十多年来,局部或者某些行业风险肯定是有的,能够及时处置局部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没有构成大的冲击,这是中国金融监管取得的重要成效。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审慎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节奏,对外开放步伐比较稳健。二是在发现风险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有力,能够及时且有力地处置和化解风险。 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监管制度确立,监管框架和监管政策明确之后,应该更好地利用科技提升监管效率。利用现代监管科技,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情况,更好地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
信用卡质效榜:股份行霸榜前四 城商行高度分化
定量定性指标包含三大维度,下设12项子指标,总权重为70%。其中,业务规模所占权重高达35%;信用卡业务投诉量及占比反证客户对该行信用卡业务的认可度,是负向指标。 在此次发布的2023新金融竞争力各子榜单中,信用卡质效榜是唯一由股份制银行霸榜前四的子榜单。 国有大行信用卡未能入围前四,城商行信用卡得分高度分化。 -
寿险效能提升榜:谁现在领先?谁拥有未来?
“寿险效能提升榜”定量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六个一级指标和十四个二级指标构成。定量定性指标分值权重合计为70%。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团队根据对上述寿险公司专项调研情况赋予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评审团对参评寿险公司独立实名打分。二者分值权重均为15%。其中,媒体因子主要指被调研寿险公司对媒体调研的开放度及透明度。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友邦人寿位列前三。其中,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领先优势较大,是榜单上唯二总得分超过60分的寿险公司。 -
金融合规榜:万余条罚单中,哪家银保机构在坚守底线?
基于“牧羊犬平台”实时收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及三者全国派出机构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因此,这些数据信息基本涵盖了所有针对银行和保险业的监管处罚信息。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还对金融机构收到的罚单数量和受罚金额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因为罚单数量和受罚金额分别反映违规的多寡和违规严重与否。 在榜单统计时间段内,二十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违规情况集中于贷款、对外担保及客户身份识别三个领域。其中,贷款业务是银行违规的重灾区。寿险公司违规情况主要为弄虚造假、欺骗诱导投保人和制度管理问题。 -
数据安全榜:谁在尽心倾力守护您的金融隐私?
银行数据安全榜评价体系中,成效指标独占30%权重,是单一权重最大的指标维度,且是唯一的定性指标,以充分体现以成果为导向的数据安全榜测评逻辑。对于2023年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较大IT系统故障等事故的商业银行,我们通过减分对相关商业银行进行警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排名靠后的寿险机构虽然尚未出现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但在内部治理和外部审查方面短板明显。如,4家被测评机构没有设置独立数据安全部门,2家机构没有开展年度信息安全审计,3家机构的App被指存在侵犯用户隐私问题,等等。 -
数字金融榜:哪些银保机构更“智慧”?
更加突出的现象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克服规模和整体实力上的劣势,正在数字金融领域大举发力且成果初现。反映在榜单上,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同时进入前三名,形成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分庭抗礼的局面。 交行科技投入占营收高达5.26%,高居20家银行之首,但占比甚高的科技投入并未显著提升该行的生产力,没有明显改善该行业务和财务表现。 数字化逐渐成为我国保险业的战略转型关键词。几乎所有寿险公司都成立了数字化经营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且大多在年报中提及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相关举措。 -
绿色金融榜:哪家银保机构的“绿色”更纯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从绿色金融产品、环境贡献、社会责任和ESG治理四个维度对商业银行进行定性定量考察和评估,而对保险机构则按照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公司治理四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评。定量定性分值占全部权重的70%。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团队根据对上述机构的专项调研赋予其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评审团对上述公司进行评审。两者分值权重各为15%。其中,媒体因子影响因素主要指被调研金融机构对媒体调研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发现,在九家寿险公司中,仅有三家的ESG相关报告获得独立第三方鉴证。 -
财富管理榜:29家最活跃金融机构,谁更用心看护您的财富?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坚持定量定性指标作为核心权重的同时,引入媒体专项深调研作为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团实名独立评审。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银行榜显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位居前三。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寿险榜显示,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包揽前三。 -
专访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数字化金融不会改变金融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究其根本,基于两点:一是坚持党对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二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2016年以来,国家在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专项整治、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科技驱动更加突出。二是需求引领更加普遍。三是行业融合更加紧密。四是风险治理更加紧迫。 -
金融业“百模大战”正酣,如何在合规中突围?
进入2023年下半年,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布局大模型。除银行外,保险公司和头部券商渐次加入“百模大战”。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公司也开始逐鹿大模型之战。 从开发模式看,与第三方合作仍是金融机构开发大模型的主流方式。相比于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性价比相对较高。 即使在大模型应用最广的客服业务,仍面临诸多问题。此外,金融机构App存在利用智能客服过度营销的现象,如,利用机器人电话频繁骚扰。 在合作模式下,金融机构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效率;二是安全;三是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