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管理榜:29家最活跃金融机构,谁更用心看护您的财富?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坚持定量定性指标作为核心权重的同时,引入媒体专项深调研作为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团实名独立评审。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银行榜显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位居前三。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寿险榜显示,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包揽前三。 -
专访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数字化金融不会改变金融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究其根本,基于两点:一是坚持党对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二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2016年以来,国家在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专项整治、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科技驱动更加突出。二是需求引领更加普遍。三是行业融合更加紧密。四是风险治理更加紧迫。 -
金融业“百模大战”正酣,如何在合规中突围?
进入2023年下半年,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布局大模型。除银行外,保险公司和头部券商渐次加入“百模大战”。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公司也开始逐鹿大模型之战。 从开发模式看,与第三方合作仍是金融机构开发大模型的主流方式。相比于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性价比相对较高。 即使在大模型应用最广的客服业务,仍面临诸多问题。此外,金融机构App存在利用智能客服过度营销的现象,如,利用机器人电话频繁骚扰。 在合作模式下,金融机构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效率;二是安全;三是合规。 -
三季度罚没金额145亿,近七成罚金来自第三方支付丨金融合规榜
人总行和金监总局发出的罚单金额最大,超62.5亿元。而从派出机构来看,上述两家机构的广东派出机构罚单金额遥居31个省市之首,达37.17亿元。 在受罚的1105家机构中,银行受罚数量最多,保险次之。 非银保类金融机构被罚数量只有15家,但受罚金额却高达98.2亿元,远超银行业和保险业。其中1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罚金额达到97.7亿元,占所有机构罚没金额的67.53%。 -
专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秘书长林建海:中国在IMF的“份额”大幅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也使得该篮子更加多元化,更具代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SDR的稳定性和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 我国在IMF的份额占比远低于美国,更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18%左右的比重。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在IMF的份额占比一定会大幅提高,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人数还相对较少,高级别的官员人数更少。因此,要加大力度拓宽、完善国际公务员人才的培养,完善相关国际组织管理法规,为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总部或分部并实现良好运作发展提供支持环境。 -
专访世界银行原副行长祝宪:中国发展历程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药方”
“鲁布革冲击”在中国开全球招投标先河,以价格、效率和质量为核心考核。我们不仅仅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更重要的是制度性变革。 世界银行提出的很多政策建议是基于在中国进行的经济调查,以及与国内官员和学者的交流,对比国际经验后再反馈给中国。因此,总体上有不少好建议被接受并成为现实。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在世界银行影响力逐渐扩大。世界银行开始推广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借鉴。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
金融稳定法立法提速:“治未病”与“治已病”如何更有效?
草案不仅明确了各级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保障基金的职责,还强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尤其在处理金融风险时要加强反腐,协调监察、审计和司法。 在处理重大金融风险时,草案尤其强调了被处置金融机构的自救责任和采取市场化处置方法的原则。 草案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构建了一个协同体系。它与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形成了明确分工的合作模式。 -
历时9月,金融机构“标杆”呼之欲出
-
专题
改革开放45周年—建言者
-
清华国家金融研究院张伟:房贷证券化是双刃剑,目前更不宜推出丨首席访谈⑬
房贷证券化的确是一个方向。但其风险较大,配套制度和监管手段还很薄弱,不宜发展过快。特别是在当前以防风险为基调的情况下,更不宜推出。 彻底摆脱规模越大越依赖外部输血的困境,银行需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精细化运营,核心就是从目前重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重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核心竞争力不可能通过外包来塑造,大型银行练好内功是长久之计。而对一些小的银行来说,可以选择大部分的业务外包,打造自身在其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