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金融圆桌派
-
稳定币:超级隐形美元来了?|圆桌派⑧
现有各地法案对稳定币的监管相当严格。但各地监管法案最大的隐患和漏洞在于对稳定币发行公司缺乏最后贷款人的支持。在极端情况下,当资产端丧失流动性时,稳定币发行公司就无法应对挤兑压力。 在所有传统金融业务中,与时代发展最为脱节的就是跨境支付。漫长的银行代理链条与前互联网时代的报文系统,使其成为缓慢而昂贵的活化石。 没有发行稳定币的区域和国家一定会在包括跨境交易等在内的金融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其货币国际化更难以实现。 《稳定币条例》落地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有望打开国际市场新局面。其依托合规框架和跨境支付效率优势,可与数字人民币协同,补充现有支付体系。 -
29人被禁入保险业,终身禁业者将入“黑名单”
当季度罚单和罚金环比显著下降,为近6个季度最低水平。 当季度被禁业人员多达29人,其中12人遭终身禁业,为近一年半以来最高水平。 监管部门未因保险中介机构规模小而放松监管要求。保阶中介是唯一罚没金额环比上升的细分行业。 -
生死之线落定,预付卡机构包揽千万元级罚单
2025年上半年,行业罚单和罚金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百万元级以上的罚单量更超过2024年全年。 预付卡领域已包揽非银支付领域千万元级的三张天价罚单。在众多非银支付细分领域中,这个现象较为罕见。 新规未明确支付机构牌照续展规则,但首批“长期”展期公示意味着支付机构许可证续展模式将有例可循。 -
专题
金融合规榜
-
分红险遭遇史上最严“限高令”,最多46家寿险公司未失自主权
对分红险收益上限做出约束,相当于给不具备分红能力的保险公司戴上“紧箍”。 监管部门传递出三个信息:收益必须匹配能力;风险必须管控,严禁透支资本金支付红利;分类分级管理,优胜劣汰。 按新规,理论上有46家寿险公司可不受“限高令”限制,拥有较高的分红水平自主决定权。 “分红险,谜一样的存在”。这是消费者对分红险的普遍感觉。主要原因在于分红险不是独立账户运作,没有类似基金经理的“分红精算师”的监督,导致分红险透明度和公平性成为最大的问题。 -
千万元罚单再现,银行理财业面临“多罚少批”
2025年上半年,两项数值均较“超前”:罚金总和基本追平2024年全年,更较罚金最低的2022年罚金总额超出11倍。与此同时,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监管机构派发的“天价罚单”总计3张,2025年上半年便占据2/3。 4年半中,14家理财公司均于不同时间受到处罚,累计受罚金额最多者和被罚频次最高者均为中银理财。从理财子公司总数来看,32家理财公司中,受罚者近半。 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行业的“关注”已告别形式审慎或被动补漏阶段,呈现出穿透式监督与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局防控态势,即不仅覆盖理财产品设计、投资管理和销售等全生命周期,还通过不断解构产品结构,纵深至底层资产。 -
专题
直击“夏季达沃斯”
-
夏季达沃斯:中国AI无处不在
“未来18个月到24个月,中国会出现成百个像DeepSeek这样的软件产品。” “技术是在与人类认知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进化迭代。机器出现不可控的意外让人害怕,引人反思,但不能因为害怕而停滞不前,不去拥抱未来。” 100家“科技先锋”企业中,中国有11家,数量继续排名全球第二,其中涉及AI的公司多达6家。 -
互联网银行十年样本价值:首贷小微客户进入央行征信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新发贷款客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户年平均比例超过80%。这些数据进入了央行征信。 “仅凭借一些收入数据,刻画的维度很少,对客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应用AI技术对科技产业链进行刻画,知道这些客户归属在哪个产业链上,对客户做更深度的刻画,并据此判断对客户的贷款定价及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