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归来,中国移动何以争霸A股“王座”?
中国移动是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央企,但却隔了整整25年才回到A股。 中国移动A股股价近一年涨幅近65%。股价飙升的主要动因是移动云。 早在“云改”初期,中国移动就瞄准了政企客户的机会。运营商在对接政企资源上有天然优势。“BAT云”们所面对的,也许是一场开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25日《南方周末》) -
被承重墙砸倒的生活:“写一本书,就叫《坑》”
在裁判文书网中检索近5年案件,共搜集文书723篇,通过梳理发现,相关案件216起,涉及4起伤亡事故。再往前,能查到的最早的官司出现在2009年。 王宝德维权过程中考了一个建筑工程监理员证书。现在想来,整个装修流程都不合规:自己作为业主,没有提供户型图;物业没有尽巡查义务;装修公司更没有设计与施工资质。 承接“承重墙拆除”业务也是司空见惯。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广告比比皆是。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联系了北京、武汉、南京三家建筑工程公司,其均称可以接承重墙拆除业务。 35户业主合力拧成一股绳,结果一拳打在棉花上:肇事业主赔不起,楼房拆不掉,他们各自拿了几万元赔偿金,搬回了那栋鉴定为“不能住人”的D级危楼。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
曾经的“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为何陷入僵局?
2013年至2021年的八年里,贝因美出现了10次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被调侃为“A股变脸王”。随着大起大落的业绩预告,贝因美股价从30.97元/股跌至3.88元/股。 “都知道这样(先货后款)是死路一条,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良性发展最重要。但一时之间,很难扭转,(扭转)会造成销售收入断崖式的下滑。” “僵而不死,必后活。对于贝因美来说,首先是要活下去。”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买对一只表就像选中一只好股”,一天一个价,排队十年也买不到
王雪莹和店里的其他员工都把买表当炒股,买对一只表就像选中一只好股。“你要说它怎么就涨了,我也很纳闷,怎么就涨了?” “以前炒房的、做小贷公司的、倒卖手机号的,都来了。” “资产价格上涨意味着拥有更多资产的富人财富增加,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随之增加,价格也水涨船高。”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
“雪王”冲刺A股新式茶饮第一股:蜜雪冰城启动上市辅导 快速扩张却频现食品安全问题
-
价值53亿,王石率万科员工捐2亿股股票,与清华大学共建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这笔资产来自于32年前万科的企业股原始股,目前已增值至53亿。 -
王思聪“刚兑”熊猫互娱投资人,私募PE明股实债的水有多深?
王思聪再度上“热搜”,因为他开始还钱了。 -
妖股安硕背后的分析师
作为A股过去十年担纲“股价王”时间最久的贵州茅台,目前价位是350元每股。最为激进的分析师给出的远期目标价位是472元。而安硕信息只用349天就攀上了这一顶峰。 -
美团“滚雪球”
王兴用了5年时间,让美团成为BAT眼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同样的“待遇”,京东用了10年。团购是美团的“球心”,O2O是一条雪道,美团开始滚雪球式发展,进入外卖等新领域。但美团的战线拉得越长,对手就越多。 -
神秘商人王靖再度出手 航空发动机“沙皇”将落户中国
发射通信卫星、开挖尼加拉瓜跨洋大运河、完成A股最大的借壳上市之后,现年43岁的中国商人王靖,又携手前苏联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沙皇”——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国内合作建设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