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逛豆瓣的年轻人,都在便利店抱团取暖?
不知何时,便利店从“凑合一顿”变成了“美餐一顿”,越来越多人爱上了便利店,豆瓣小组聚集了二十多万的便利店“美食家”,在他们眼里,关东煮菠菜蛋糕、金枪鱼三明治等便利店美食,是打工下班之后的减压好物与“做饭糊弄学”里的核心食材。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便利店美食为何流行。 -
日均新增12家门店,年销售额两位数增长:美宜佳如何成为“便利店之王”?
截至2021年,美宜佳的门店数仅次于中石化旗下的易捷,超过第3至第10名的总和。 张国衡表示,美宜佳希望覆盖一线到六线的城市,覆盖整个乡村。“是不是胃口有点大?这就是美宜佳的选择。”目前相当于每10个乡镇就有1家美宜佳。 自2016年起,美宜佳的销售收入同比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美宜佳的盈利水平在全国同行中也是罕见的。”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便利店博士”暴论引发公众恐慌:舆论场上何以“竖子成名”?丨快评
公允地说,金某某的成功恐怕也是“精准踩点”的产物。他把握了当前舆论场上的不少痛点:有效信息匮乏,公众亟需新知;一些专家学者丧失公信力,话语权不得不随之“下沉”;防疫政策根本性调整之后,一股夹杂着困惑、恐惧、焦虑乃至虚妄、仇恨的复杂情绪,正在寻求一个出口。 -
当代白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下午茶?
便利店是白领最经常购买下午茶的场所,占65%,远超其他;紧随其后有35.27%的受访者选择了外卖,还有25%的白领会到咖啡馆或餐厅消费。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办公室下午茶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
厦门是中国最“便利”的城市?这又是一次误读
这个指数的正式名称是“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发展”两个字掉了,是造成这个乌龙的重要原因。 -
中国哪座城市最“便利”?
-
便利店的“熬夜水”风靡朋友圈,真管用还是智商税?
年轻人逐渐成为了功能性食品的忠实消费者,但一味盲目地“朋克养生”,大概率只是被掏空了身体,也被掏空了钱包。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养生带来的“智商税”有哪些。 -
中石化跨界卖酒:近3万个油站便利店能解决渠道库存压力吗?
-
失去“雪糕自由”?便利店的雪糕价含有便利的溢价丨快评
这首先与便利店的定位有关,便利店本身提供的是“便利”服务,距离居民区或办公室近,有些甚至二十四小时营业,基本卖的是食物与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但“便宜”从来不包含其中。同样的商品价格通常比大超市要高,这是消费者为便利额外付出的代价。 -
算法为王,数据存疑,便利蜂的“系统”试验
王晓路更像是系统的“工具人”,工作考核的就是对系统指令的完成情况,人人抱着一台平板电脑工作,也成了便利蜂的一道独特风景。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头7-11、全家、罗森,在中国开出 2000 家店,分别用了15 年、16 年和 23 年,便利蜂只用了3年。 “表面上看,便利蜂是一家连锁便利店,其实我们是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便利蜂的数据库中,类似这样的视频,仅北京地区就有约十万条。 为了验证便利蜂是否对国家部委进行了“贴拍”,南方周末记者通过内部人士提供的账户登录了便利蜂后台中一个名为“黄金店铺管理后台”系 统,确认了上述信息。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
当代白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下午茶?
便利店是白领最经常购买下午茶的场所,占65%,远超其他;紧随其后有35.27%的受访者选择了外卖,还有25%的白领会到咖啡馆或餐厅消费。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办公室下午茶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
“散装”卫生巾争议背后:不熟悉的真实成本,被忽视的性教育
卫生巾厂商要持有当地卫生部门颁发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还需要遵守两个国标,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等菌群。 “一线城市便利店中每片卫生巾的普遍价格在1.2-1.5元;超市大卖场售价为1元;电商旗舰店大部分售价在0.6元;淘宝、拼多多等经销商店铺售价降到0.5元,等到了乡镇、农村的小卖店,每片就在0.3元左右。” “经济问题之外,是长期的陪伴与引导。农村女童的性教育、学业、个人发展,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被看见、被深究。” -
除了咖啡,还有包子、茶叶蛋和白粥:中石化的“零食”卖给谁?
“两桶油”旗下便利店,数量规模排在中国连锁百强榜前两位,是其他便利店的许多倍。 从中石化2019年半年报来看,一半的主力消费者使用的是柴油,大部分是驾驶货车的司机,他们对咖啡的认识很可能与都市白领天差地别。 虽然目前非油业务占中石化整体营收的比重相当低,仅1.11%,但却贡献出了超过6%的利润,可见其增长空间之巨大。 -
盲测最好喝的居然是便利店咖啡,让优越感无处安放
城市生活强调形式上的平等——开放的商业设施、开放的公共空间,身份差异的暗示却无处不在。玛莎拉蒂和奇瑞,耐克限量版和回力橡胶鞋,爱马仕和海宁皮革城出品,划出了一条条无形的鸿沟,考验人的灵魂抗击打能力。满足身份认同、优越感,就成了一门大生意。 -
无人便利店之“死”:“没啥‘傻钱’跟进,就结束了”
无人便利店大多进行的是融资、扩张的游戏,其最致命的问题是缺乏造血功能。 -
每日壹图:日本|便利店推优惠 鼓励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
日本便利店推出优惠举措,鼓励民众购买快过期的产品,呼吁减少食品浪费。 -
解码“断舍离” 经济解释
独居和少子将家庭的生活形态从支持传统大家庭所需要的重固定资产形态中解放出来,变成了轻固定资产形态 -
小而美的便利店,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温情
“桃子在冰箱内保存三小时最为甜美。”这句话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报上,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难抵抗这种入微的关怀。比起日本成熟的便利店行业,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不小。 -
体验无人值守便利店:老板可以躺着赚钱了吗?
近日,重庆首家无人值守便利店在两江新区某写字楼内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