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惨打造“大凉山人设”卖假货,水军团伙落网
-
首例“网红减肥针”假药案追踪:自研配方,涉案过亿
“目前已有1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生产、销售数据仍在梳理,本案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查获的“AB轻盈素”源自一家看似寻常的化妆品面膜厂,研发人员自建实验室研究减肥配方,产品一下生产线就被代理商哄抢,“甚至仿冒这个假货的假货也出现在市场上”。 “司美格鲁肽”尚未被国内药监部门批准用于减肥,相关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之中。 “‘AB轻盈素’的生产核心就是拿到含有司美格鲁肽的原料,不法分子再通过一些化工材料和配比制成。”警方调查显示,含有两小瓶的一组“AB轻盈素”生产成本约为30元,出厂价170元/组,卖给大代理商为340元/组,到终端消费者手上,价格可能已经翻了50倍。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以牟利为目的买假货算“恶意投诉”吗?打假的合法边界应厘清
对栽赃式打假行为,要坚决打击;对没有法律依据的打假,不应支持;但对“恶意投诉”的认定必须慎之又慎。毕竟,对社会危害更大的,是制假售假的不法商家,如果为了“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而实际上起到了纵容制假售假的效果,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9万块买到多幅齐白石张大千名画?135万罚款,刹不住微拍堂假货泛滥
文玩电商的灰色地带。 -
快评|直播带货假冒伪劣,问题不仅仅是“退一赔几”
直播带货市场假冒伪劣、山寨货层出不穷,有关部门应该更加强力介入,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而直播平台在销售假货中的责任,也有必要进一步厘清,使其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
2021,电商直播行业会衰落吗
电商直播还在爆发期,假流量假货提示行业自律 -
假货假流量假销量是毒药,电商直播应自清自净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
“专特供名酒”网络交易调查:八成是假货 九成为送礼
“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115000元。”记者近期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有卖家经营“专特供”名酒。 -
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满屋香奈儿和维密全假货
-
小程序乱象调查:假LV69元敞开卖,万部色情视频3元售并导流
LV包包只卖69元、卖家直言“就是盗版”,“梵克雅宝”项链卖68元,49.9元就可以买到“保瘦5斤”的减肥按摩套餐,色情网站、App“万部资源和直播”仅售3元……微信小程序的出现简化了消费流程,用户不用下载多个App,在微信小程序中就能完成乘车、点外卖、购物等,然而,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微信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中各类网店里充斥着假货、色情、夸大宣传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