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师2分钟从呼市“瞬移”到包头?国家医保局:查
-
6.8折“清仓甩卖”,药店迎来转折点?
“现在的药店倒闭,实际是在为过去几年的欠账还债。” 药品追溯码的全面落地,让不少零售药店陷入了合规与生存的夹缝中。如何帮助旗下门店合规,正成为各大连锁药店着力解决的问题。 线上购药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一个开在家门口的实体药店,对周边社区到底意味着什么? -
收藏了解,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
-
韩国迎来“双胞胎潮”:科技能否缝合社会“裂痕”?
韩国《朝鲜日报》2025年2月28日报道称,韩国双胞胎的数量变多了,2023年的23万名新生儿中,多胎儿有1.26万人,占比5.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两倍。韩国双胞胎数量变多,与政府不断推出生育扶持政策有关。 在过去十多年间,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以推动家庭生育,覆盖经济、住房、职场等多个层面,累计投入超360万亿韩元。从2024年起,1岁以下婴儿家庭每月可获100万韩元,约5000元人民币。 面对多年跌入谷底的生育率,韩国开始“另辟蹊径”,推行辅助生殖技术,包括降低试管婴儿(IVF)等技术的使用门槛,并将相关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
医保创新药落地的转机:一位皮肤慢性排异少女和母亲的抗排实录
-
全国人大代表谈育儿补贴: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李君的设想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育儿补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与民政、公安、教育、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精准识别二孩、三孩家庭。 申请补贴的流程也可以简化,实行线上申请、审核。还应加强补助资金监管,并将育儿补助政策与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合力。 -
全国政协委员谈农民医保缴费:发“医保券”,中央埋单
“把农民自己缴纳的四百元,纳入到中央财政预算管理,高出部分可由地方财政负担。福利要让农民看得见,医保券是一种明补的方式。” -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医保支付方案应优化创新药的付费方式
“对于重大疑难杂症,在DRG/DIP 考核方式下,医生很容易费用超支,那么医生本人或者科室就要面临一些惩罚,客观上不利于医生选择对患者最优的诊疗方案。” “希望适当扩大公立医院的商业健康保险权重,把一些优质高效创新药和高精尖的医疗资源引入到公立医院当中,满足老百姓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
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数据缺陷是AI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的最大瓶颈之一
“在创新药定价上,建议加快研究把医保支付标准与定价分开的具体方法,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保障企业合理回报,促进可持续发展。” “没有足够的数据投喂,训练与预测的准确性都受到很大限制,行业迫切期待能有建立在庞大数据基础上的大模型开源平台。” -
全国人大代表雷杰:成人打疫苗,需创新支付方式
我们也应该研究一些政策补偿机制。比如,既然疫苗接种节约了医保经费,那么医保经费能否通过政策转移给中老年人接种疫苗?部分地方已有尝试。 健康中国发展到现在,我们不仅仅要用健康教育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健康促进”,区别在于“促进”有干预措施,有些健康行为我们不通过干预也许得不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