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债的戴威和陆正耀再创业为什么都去卖咖啡
多年之后的今天,有着相似经历的戴威和陆正耀,在咖啡行业相遇。瑞幸没有成为下一个ofo,而戴威在试图打造下一个瑞幸。 -
瑞幸咖啡“复活”之战,前有星巴克后有另一个自己
2023年一季度,瑞幸新开了1137家门店,相当于每1.9小时就有一家新店。 瑞幸门店中的咖啡机、冰箱都是联网的,用来监测咖啡的出杯量、冰箱温度。联营商只是“糖浆搬运工”。 库迪咖啡正以更快速的方式复制瑞幸模式,同时也把瑞幸拖入新一轮价格战泥潭。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25日《南方周末》) -
买琉璃手串、喝“慈杯”咖啡,寺庙经济“火得莫名其妙”
寺庙需要资金,自然会有一些自养的活动,“只要不违背佛法教义,都是合理的”。 “今年以来,基本上每期活动(清净禅修)都有五六百人报名,但是寺院资源有限,我们只能录取50人左右,录取比例大概1:10。” 多位前往诺那塔院禅修的学员告诉南方周末,在山上明显感到“平静”“专注”和“放松”。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喝苦咖啡的范雨素
她出名前就写好了小说,迟迟没有分享给其他人。“我是成年人啊,知道拿出来以后根本找不到人理你的!” “他们的写作大多来自自己生命中的所见所闻,每一次书写都是生活的齿轮刻下的印痕。” 范雨素接下来写了某位家政工的故事:文章发表在某个公众号之后,她高兴得一夜没有睡觉。因为她被看见了。 -
02:33
285条数据背后的真相:年轻人真的喜欢“轻体力工作”吗?
“轻体力活”泛指通过从事不太繁重的体力活,如收银员、咖啡店员等工作来谋生,使得年轻人能够追求工作自由和生活规律,离开格子间。然而,数据显示,38.2%的“轻体力活”从业者是因为“年龄偏大”或“暂时没找到合适工作”而被迫入行。同时,72.3%的人对现有薪资不满,21%的人在忧虑如何在简历上描述这段经历。这些因素表明,尽管“轻体力活”从业者看重工作自由和生活规律,但选择该行业时仍需要谨慎考虑。 -
巴黎咖啡店禁止使用电脑,星巴克笑了都来我这儿吧
在国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程序员或者白领坐在星巴克办公,有人将其总结为“星巴克现象”,最近却有不少巴黎咖啡馆开始在门口挂上了“拒绝携带笔记本电脑入内”的牌子。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咖啡慢文化与星巴克现象。 -
对于有基础病的人,咖啡的摄入量很微妙
健康的咖啡摄入量因人而异。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每天超过两杯咖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会高许多;但如果只喝一杯,相对风险比不喝咖啡的人甚至有所降低。 -
咖啡加牛奶,对健康更有益
在咖啡中添加少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可以减少体内引起炎症的氧化应激,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