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打算利用基因技术复活渡渡鸟
-
梁晓声:多写小城故事,为城市作传
若一座城市的当下人对该市以往历史相当重视,那历史基因便会部分地通过文学的、文艺的,一言以蔽之是文化的方式得到传承,进而影响当下人,遂使当下人总体上具有某种共性的气质。 -
在垃圾基因中寻宝
希腊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发现了155个来自垃圾基因区域的微基因,它们可以编码产生一些有特别功能的蛋白质。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十二生肖中的兔是家兔吗?家兔是从野兔驯化出来的吗?
家兔和野兔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家兔属于兔科穴兔属,正式中文名就叫“穴兔”,原产于西南欧;而中国能看到的野兔,大多数是兔科兔属的华南兔、蒙古兔和雪兔。与野兔相比,穴兔驯化起来确实更容易:穴兔本身就不排斥群居,养在一起不会打架;穴兔有稳定的巢穴,不像野兔那样经常乱跑;穴兔幼崽出生后无法行动,更容易抓捕。根据文献和基因研究推算,现代家兔被驯化的时间大概是12世纪,相当于我国宋代。 -
恢复表观基因组的完整性,可逆转衰老丨科创要闻
科学家发现实验证实DNA变化不是衰老的唯一原因,恢复表观基因组的完整性可以逆转衰老,上海药物所揭示阿片受体家族与内啡肽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林雪平大学创造一种新型人工神经细胞。Ipsen收购Albireo、Chiesi收购Amryt,两家被收购企业都有“罕见病”属性。高性能计算与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拜耳利用谷歌云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加速药物发现、BioNTech收购AI公司InstaDeep。 -
长得像,基因也像
西班牙科学家发现,长得很像的人,基因特征也很像。该研究对影响人脸的分子特征的揭示,对未来的继续研究乃至应用人脸和基因的关系或有帮助。 -
辐射损伤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丨科创要闻
科伦药业向默沙东授权7个在研ADC项目,Gilead旗下子公司Kite收购Tmunity;罗氏双特异性抗体疗法获批上市,全球首款通用型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潜在“first-in-class”NASH新药3期试验获积极结果;科学家用干细胞+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出人类眼组织,发现辐射损伤会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在人体内发现155个新的“微基因”。 -
黑死病影响人类的免疫进化
科学家尝试寻找黑死病在人类免疫系统中留下的标记,结果发现,经过黑死病筛选的基因有助于一些人的存活,但也关联着更高的自体免疫疾病风险。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5日《南方周末》) -
从狩猎到足球:镌刻在智人基因里的武德与团队精神永不变
足球比赛既要每个队员有出众的力量、速度与技巧,就像每个猎人都要有能力独当一面,还必须依赖团队合作,必须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攻防兼备、心领神会,就像一群猎人精诚合作围猎一头巨兽。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8日《南方周末》) -
首个接受CRISPR定制疗法的肌肉萎缩症患者离世
科学家希望一种更安全的基因编辑替代疗法能够使患者的DNA本身发生永久性改变,目前尚不清楚新技术是否造成了患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