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经济发展局:国家部委首设,地方探索二十余年
国内各地有民营经济发展局、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等相关表述的机构,高峰时曾超200个,它们分属于各地的不同部门。 过去企业与政府打交道,希望政府最好无事不扰,但在企业发展关键时期,会需要政府出手,提供资源支持。 青岛民营局从成立初期就开始为中小企业清理欠款。只要企业提出来,对于经过排查后确认存在拖欠账款情况的政府部门,民营局牵头下发督办单。 -
医生频频被举报,“飞刀”为何难合规?
一些医院明令禁止医生外出执业,理由之一是担心病人被分流到其他医院,影响收入。 “医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医生到处飞,这很正常。” 出于自我保护,医生也会筛选“飞刀”病例。患者提出请院外专家执刀的要求后,管床医生会评估该患者家属是否“比较敏感”,容易挑刺,经济条件是否宽裕等。 为了在现阶段合法进行“飞刀”,有的机构预先办理齐全的诊疗营业资质,控股一家民营医院,专家均在这家医院注册多点执业,再由该医院派遣出去提供咨询服务。 -
武汉民营经济的崛起与突破
首次发布的“科技创新50强”企业2022年合计营收同比增长率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科技创新对武汉市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较之同处于GDP万亿梯队的其他城市,武汉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水平较高。 在武汉市政府多年来持续构筑“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的努力下,越来越多企业愿意落户武汉,促进武汉的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政企共赢的良性循环。 -
国家发改委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多地先行成立相关机构丨时政周报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3年9月2-8日) 在国家发改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前,部分地区早已成立了和民营经济相关的专职机构,不过,其机构设置,和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所不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论坛上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 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民一庭原庭长郑学林被查。 -
洛阳钼业:包容发展,海外履责与业务成长共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许多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在当地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海外履责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洛阳钼业作为较早走出去的民营矿产类企业,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贡献当地经济发展为理念,从风险出发,构筑兼顾“社会责任”与“海外业务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助力银行破解“世纪难题”,苏州企业为何乐意还贷?丨苏州金融生态深调研④
苏州的民营企业家对制造业情有独钟,有些甚至数十年始终在一条赛道上不断深耕,保持了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在产业赛道上下游扩张或者技术革新投入上,苏州企业家的表现尤为笃定与大胆。而对于与主营业务毫不关联但看似利润回报更高的行业和领域,苏州的企业家则显得非常谨慎。 苏州企业生产经营长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大的实体经济也为苏州反哺丰厚。10年来,苏州规上工业企业为当地年均贡献税收达618亿元。充沛的财政资金通过政府各类产业支持政策回归实体经济中,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扎根苏州做大做强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