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0
“王者归来”!林孝埈入籍中国后首次连夺两金
曾在职业生涯黄金时期,遭遇“停练”三年的低谷。生于韩国的林孝埈,终于以中国队选手的身份“王者归来”,在短道速滑世界杯连夺两金。 -
女子造谣邻居为生儿子连生七女:法律严惩不应有“性别偏好”丨快评
男女差异是一个实然而非应然的事实判断,不应上升到价值判断乃至反向歧视。正视乃至尊重男女天然的生理差异与角色分工,与男女权利平等并不矛盾:比如女性并不适宜急难险重的重体力活,不必承担只有男性才更合适的社会角色;女性更擅长教育、护理、语言等领域,因此也会在这些领域拥有更多的职业机会。“反串黑”“偏向性执法”“自认弱势群体呼叫特权”并非男女权利平等之道,而是固化性别对立、堵死真正权利平等的取乱之由。 -
春节鄂东F村社会学群描:代际冲突背后是现代化对乡村的冲击
一些孩子在读书方面能力有限,不喜读书,但依然被父母要求上高中、考大学,在家长的眼里,这几乎是农村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通道。殊不知,这条路实则违背了这部分孩子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这样的境况,无疑对提高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乡村职业培训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水平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迫切要求。 年轻人不应只顾赚钱,回家就做甩手掌柜,而应该主动学习各种家乡习俗,深谙诸家事的操办过程与套路,逐步从老人那里承接起当家作主的话事权,这是家庭责任与义务传承的过程。 -
张昊辰:演奏之中,舞台中央丨2022魅力人物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欠薪频发,股改维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何以为继?
前几年踢球还能补贴家里,现在归队的机票钱,都是向父母要的,社保也从2021年9月断到现在。 大部分陷入欠薪危机的俱乐部,都是大股东负债累累,无暇他顾,只能缩减投资。 一般来说,股改多用于国有企业,主要是引入社会资本。但足球俱乐部股改是反过来的,国企从社会资本方手里接下股权。2022年,中超18家俱乐部里,9家有国企股东的身影。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我寄给爸妈的制氧机,被冷落在院子里丨记者过年
说服爸妈不算易事,我过去几年在这个战场上摸爬滚打,终于在职业规划、婚恋等话题上以“每个人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的态度和爸妈达成共识。但在新旧年之交的这场流行病里,反而是我们这群90后,开始试图在爸妈的健康问题上“指手画脚”。 -
辛柏青:继续演下去丨2022魅力人物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国企高管投资核酸检测公司,牵出一段国企混改往事
大量民企负责人通过混改进入国企并担任国企职业经理人,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国企混改对民企的选择更多是财务性投资,而非质量性投资,没有更多上下游合作的考虑。 成为国企高管后,时春梅和巩振立并未停止对外投资私人企业,并且与国企有业务重合。 -
聚焦长寿经济与新职业HWP,2022泰康世纪圣典盛大举办
-
03:7
C罗:“有多少人爱我,就有多少人恨我”
这届世界杯,谁是话题最多的球员?C罗是一个。他几乎拿遍了职业球员的所有荣誉,唯独没有世界杯冠军。他苛刻要求自己,保持高度自律,用行动去回应争议。他说“有多少人爱我,就有多少人恨我”。作为一位37岁的“老将”,这或许是他圆梦世界杯的最后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