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眉山看东坡:何等水土,养育这等人物
如果苏轼当道士,说不定一生还顺遂些,可以终老故乡。然而,正因为怀有修齐治平的儒士抱负,又沉浮宦海四十年,被无尽的荣辱悲喜“九蒸九晒”,才成就了更丰茂、繁博的东坡。假如蜀中多一个苏道士,《赤壁赋》等绝妙好辞恐怕难以降临世间,汉语会因此失色。 但道家思想确实为东坡敷了一层自在逍遥的底色,让其诗文流溢空灵浪漫;在愁郁的贬谪生涯里,更是给予他极大慰藉。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为什么说《前赤壁赋》是宋代文章中的压卷之作?
《前赤壁赋》不仅文辞工,抒写妙,有苏轼本人所说的行云流水之致,而且在精神上有相当的深度,它对于人生的根本的问题作了极简隽的探讨,而深具哲学之意味。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
纵浪大化中:王水照的学术人生
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王水照一直坚持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不人云亦云,不望风落笔。 -
我追循苏轼走了一生
“我追循苏轼、苏辙走了一生,有缘见着了兄弟二人,所有的事情,豁然开朗。” -
徐州的苏轼:在禹和渊明之间
苏轼是矛盾的。读他的策论,读他的亭台记,感觉到其间的张力。他的策论论人论事,是儒与纵横家的结合,是积极、用世的,而亭台记表达的人生态度,则多有道家逍遥的意味。他和乃弟都尚儒家的“浩然之气”,却又透着道家闲逸的性情。 苏轼追求内心的自由,同时感受到责任对自由的限制。他的自由依赖于环境,是有条件的,“有所待”的,而不能做到庄子“无待”的自由。 -
苏轼做过的24个梦
-
02:4
苏轼发明的东坡肉,全国哪家最正宗?
-
03:59
眉山出生的苏轼,最终魂归哪里了?
-
秋水谈 | 苏轼的黄泥坂
(本文首发于2020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 -
地理万象②丨半岛如龙:大陆尽头的海洋岁月
从地图上看,雷州半岛狭长如龙,从广东省西南部一头扎进苍茫大海,成为中国大陆南端的尽头。除了作为中央王朝控制交趾的大本营,雷州半岛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点,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半岛上的热带农业,为它带来了繁华一时的花样年华,也留下了寇准、苏轼、秦观、李纲等名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