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科医生求判职业病:未上国家目录,难定因果关系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国目前共有10类132种职业病,但无论是分类中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抑或“职业性肿瘤”,黄斗罹患的淋巴癌都不在统计的范畴内。 黄斗在向疾控部门提交工作量统计时,粗略算了一下操作X射线和CT仪器的次数。他发现,30年间操作这些仪器的次数不少于20万次。 “随着新技术、新物质材料、新化学原料的应用,可能会有新型职业性疾病不断出现,却不能及时得到承认的现象。仅采用严格适用职业病名录的做法,将使很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
04:58
“年轻化”的肺癌杀手,正在步步紧逼你
最近,26岁的青你选手确诊了肺癌晚期引发热议,很多人不知道,这可能并非个例,如今,肺癌离年轻人越来越近,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肺癌堪称癌症的头号杀手,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每7分钟就有一个人患癌,每100个患癌的就有大约18个人患的是肺癌。而随着近年来大众对体检的重视以及CT筛查技术的发展,肺结节的检出率随之增加,一时之间,关于肺结节与肺癌的讨论也愈发被重视,今天,南周“癌说5分钟”栏目为你揭开肺癌的神秘面纱。 -
阳康后要做CT检查吗?三类人群需注意
-
01:36
如何缓解“阳康”后咳不停?要拍肺部CT吗?
近日,不少人盼来了“阳康”,却仍旧咳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多久症状能减轻?需要去照个肺部CT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咳嗽呢? -
核酸检测“假阳性”?复核这个指标很关键
“假阳性”背后,存在核酸检测阳性判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不仅要重视弱阳性、阴阳之间的“灰区”样本复核,更要注意实验室管理,防止样本污染等误操作。 有的试剂说明书显示Ct值≤40时可评为阳性,但这与评判阳性病人能否出院的Ct值标准有差异。2022年3月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规定,对于轻型病例,连续两次Ct值≥35即可解除隔离和出院。 “从检测机构的角度,就是认真复核、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性能参差不齐,最严新规出台,抗原检测试剂有多准?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抗原试剂厂商拿给我看临床报告,我感叹怎么这么厉害,都是(灵敏度)100%?再一看,都是用危重症患者做的。” 选择不同病程的病人开展临床,可能导致得到的性能数据“虚高”。 南方周末记者对比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等审批条件发现,在几项关键指标的要求上,中国2022版新规走在了全球前列。目前国内申请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的企业已有一百多家。评审新规发布后,已经有几十家企业撤回了申请。 新规颁布后有利于公众了解Ct值和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加强公众在出现症状5天内,病毒载量相对高的时候及时进行抗原检测的意识。对自测用户来说,“自测前清空鼻腔,重重地哼几口气,采鼻拭子的时候下手‘狠一点’,准确率就会更高。”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
他们为什么给塔克拉玛干做“CT”?
-
源头查清!青岛本轮疫情系患者共用CT室引发
-
拿不到确诊证明的“疑似”医护
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医护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 -
武汉医院恢复常规诊疗,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武汉正逐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患者向金银潭医院等10家医院集中,“腾挪”分4批,预计在3月底前完成。 “我们的护士都是些小女孩,还要穿着防护服捞床单被罩等,浸满消毒液后,都几十斤重。”王宁新感慨,消杀工作,“不是一个累字能够形容”。 几乎所有医院都对住院患者设置了缓冲病区。李红芳介绍,在缓冲病区的住院患者做完CT和核酸检查没问题后,才能转到普通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