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继续减持,阿里巴巴刺向低价
在IPO之前,马云通过四种方式共持有阿里巴巴8.8%的股份。2017年起,逐步降至4.8%,低于5%的披露红线。此次,马云家族继续减持,可套现8.707亿美元。 阿里巴巴推出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 -
浙江国祥IPO申购前夕暂停,谁欲分享资本盛宴?
在公募基金中,报高价者尤甚。 雪球用户“夏夜瓜棚”巧妙地统计发现,新股发行强相关方——券商,会动用自有资金在上市几天后大举买入。 按此次浙江国祥23.84亿元的募资总额计算,东方证券能拿到超1.84亿元的承销费用。 -
不只得一微,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为何扎堆IPO?
得一微在递交招股书时遗漏披露3名证监会离职人员参股,且未对其中一人身份做出核实。 深圳安科是得一微之外,彭俊衡和就职易方达及民生证券的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士再次集聚之地。 招股书披露较少,证监会离职人员持股详情大都在交易所问询后才逐渐清晰。 -
IPO收紧撤单潮起:36起超370亿募资喊停
-
极兔赴港IPO:三年营收近千亿,中国区尚未盈利
2020-2022年间,极兔收入分别为15亿美元、48亿美元、73亿美元(三年近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区域尚未实现盈利。 极兔递交上市申请前共经历7轮融资,融资金额约为397亿元。共59个股东,包括腾讯和顺丰。 极兔现任核心管理层中,有着深厚的步步高系背景。 -
尹中立:全面注册制落地,“打新必赚”神话终结丨首席访谈⑤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打新必赚”作为一个神话,已永远消失在中国股票市场,不会再存在。 美国股市每年退市数量超过了IPO数量。这是美国股市为什么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当股票市场新陈代谢加快,留下来的才是有竞争力的公司,指数形成慢牛趋势。 依靠资本市场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实施注册制改革的深层原因。 股市最大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但股市投资有自身的逻辑,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总结的,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预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预测分析的逻辑和依据。 -
又一个IPO,密码企业为何扎堆山东?
密码学的基础学科是数学,山东大学以此见长。时任校长潘承洞与王元、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曾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得安创始人李大兴不幸因病去世,公司不少技术骨干分散到山东其他网络安全公司,带动了全省密码产业的发展。 山东密码企业正在从技术上发力,密码核心技术的体现是算法和芯片。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马云不再担任蚂蚁集团实控人,上市计划或将推迟
原先,马云虽然只拥有蚂蚁集团约10%的股份,但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掌控了半数以上的投票权。调整后,10位自然人股东将拥有单独投票权,相当于在决策层面“分权”。 根据目前A股主板上市要求,上市公司实控人在IPO前三年内不得变更。 目前蚂蚁集团第一项整改(即消费金融)已基本完成,但仍未获得征信牌照和金控牌照。 -
核酸企业IPO被叫停:不应容许既得利益固定化、长久化|快评
如果容许核酸公司大量上市,等于固化、长久化其既得利益,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堪比“眼镜蛇悖论”的核酸检测悖论:推行核酸检测是为了消灭疫情,结果核酸检测的高昂利润反而让相关公司有制造假阳性与假阴性让疫情长久化的诱因,甚至有收买官员进行利益输送的诱因,这些后果不是“理论上的”,而是已经有不少实例,从而把一项本因公共政策而生的短期业务,变成了可能长期化乃至永久化的生财机器。 -
头部企业接连IPO,心脏瓣膜行业为何这么热?
市场火热背后是心脏瓣膜市场的高速增长,然而市场情绪对心脏瓣膜市场似乎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