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邱华栋: 一切历史小说都是当代小说
“这是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观念,就是要用内心的声音,呈现她们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人物在历史中消失了,只有通过让她们说话才能呈现。” -
用四十年时间,满世界寻找敦煌:对话历史学者荣新江、孟宪实
“敦煌文献很好玩,它就是边边角角都有一些字,这些字就有些关联。有的是物理上拼在一起,有的是内容上拼在一起,内容上拼其实更见功力,更见满世界寻找的结果。” -
尧育飞 | 旷代“记者”萧穆及其日记
萧穆对世界的广泛兴趣及其坚持书写的恒心,最终使《敬孚日记》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重要记录,也堪为近代掌故渊薮。以萧穆为代表的这类“独立记者”,是近代值得关注的特殊读书人群体。 -
近万亿投向运河,水道会成为基建新引擎吗?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与2014年相比,仅增长了1%。 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内河运输载货量大,且价格便宜,缺点是运输时间长。 建设运河的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 -
李长声 | 远离现场的作者
真正了不得的,我知道几个,他们从未来过日本,却把日本写得扬名世界,这事儿说说也是个乐子。 -
找寻失落的民族之歌:任光《新中国歌声》抗战唱片纪事
据说,国民党部队冲上来后,士兵问他们是什么人,任光已经无法言语,徐韧说,他是音乐家——《渔光曲》的作者任光。一位少校军官接到《渔光曲》作者身亡的报告,特地走到遗体旁,立正向任光敬军礼。 -
不同的地方,热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对人体而言,高温高湿的环境远比单纯的高温条件更具挑战性,遗憾的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衡量高温高湿的指标也在逼近临界点。 -
女性首闯奥运→男女1:1参赛,奥林匹克用了一个多世纪
-
一群中国普通人,跑进巴黎奥运会
-
一个百年家族连接的中国现代史
“父亲和母亲都给了我一个得天独厚的选题。” “原来每一个历史现场的情况那么复杂,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选择那么多……” “我要写的东西是结构性的、像盖楼一样,对一个文化高地的全面描写,写出这里的百年变迁、其中发生的所有故事,这里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所有的交往和一些具有烟火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