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从大热到遇冷,建筑设计业入冬?
55岁的翟磊在2022年发现,他的薪水跌回了2012年时的水平。这位入行33年的建筑设计师感慨,如今“不去参与卷,最终就会被卷死”。 黄金时期时,邓宗周记得,他基本不参加投标,觉得“浪费时间”,只做敲定意向的项目。公司还招聘过“随便学什么专业”的大专毕业生任绘图员,简单培训后就匆匆上岗。 翟磊则亲眼见证2015年后,一批曾被单位淘汰的设计师,扭头去了地产公司,当了甲方。过去一年连院长都见不上几次的员工,如今一到设计院,院长都得亲自接待。 -
洪水穿过门头沟,北京“母亲河”惊魂行洪12小时
门头沟的韩名德感叹这是他几十年来在北京见过的最大暴雨。他也经历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那时水不过淹到汽车排气口,如今这场雨,一波带走了家中的两辆车。 张安琦听说,距离他执勤的地方不过500米处,已发现一名死者。31日下午,人民日报称,门头沟区在当天上午抢险巡查时,于河道中发现2人,均已失去生命体征。 城区公交为了方便公众仍正常运行。当天上午,该局接到不少公交车临时停靠,乘客在车内出不来的消息。“都去接出来了。”该负责人表示没有人员因公交受困伤亡的情况。 -
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逐年下降:“不是立法问题,而是执法问题”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40年》一书提到, 2012年刑诉法修改后,全国法院二审刑事案件开庭率在2013年超过40%,2014年至2016年基本保持在30%至40%之间。不过,2017年以来已降到20%以下。 曾任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五庭庭长的高贵君表示,实践中,不能否认有些案件在侦查阶段存在非法取证、逼供、诱供等问题,而这些情况,“不经过开庭,仅靠书面审理,是很难发现的”。 -
仍然难以认定的作弊:复旦学生诉母校案二审维持原判
根据二审法院判决,姚兴思在判决生效后自动恢复了学籍,可以回校复学,然而2023年3月4日下午,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又发来新的告知书,依旧“建议学校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二审法院不认定姚兴思作弊行为的理由是,“既无再行审查被诉处分决定认定事实是否清晰之基础,亦无必要,更不宜对上诉人的行为直接作出判断”。 作弊行为是否真的难以认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到2022年,62次与作弊相关的判决中,仅9次直接认定学生作弊与否,其他判决大多是围绕程序问题展开的。 -
83分钟10个提问:疫情后的第一场“面对面”的总理记者会这样开
“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这是继2012年以后,境内媒体首次获得首问机会。 “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
时隔两年,为何再提“稳增长”?
“三稳目标指明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2022年经济发展增速与目标增速间存在差距,因而在2023年,稳增长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发现,地方官员介绍辖区情况时,热衷于引用当地GDP和相关经济指标在省内或市内的排名。“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发布国家、省、市、县四级GDP统计的国家。”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和同事设计了一套基于微观数据的出口质量测量方法。根据这套方法,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201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了30%;从2012年至202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又提升了25%。 “我们的确摆脱了对单一年份GDP增速的关注,有更多精力聚焦长期增长。”张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外界都是近两年注意到我们的增速,但如今的产出大多是五年前打下的基础。”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
“增加教育供给的政策方向不会动摇”丨报告解读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最低标准。而早在2012年,中国就实现了这一目标,11年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仍然提及这个指标? 还有两个数字尤为亮眼:过去五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另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增长到59.6%。 从“入园难”转变成“招生难”之后,增加幼儿园学位供给的政策是否会动摇?“从总量上看,幼儿园的毛入学率依旧是短板,按照2021年的统计结果是88.1%,距离95%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
01:27
落马厅官自封“活佛”,骗取超500万扶贫资金建寺庙
罗廷才,曾任云南省纪委派驻省审计厅纪检组组长等职。2012年底,罗廷才自称在马关县瓢厂村三次看到“佛光”,鼓动村民支持建塔,并取名“云海寺”。他还自封是云海寺的第十四尊“活佛”,“协调”扶贫助农专项资金多达566万余元,全部用于违规建庙建塔。2022年2月,罗廷才被查。 -
贷款展期20年,遵义道桥为何越大越难?
“接下来,其他(城投)机构一旦难以为继,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方法,但要看(方案)能不能获批。” 截至目前,遵义道桥52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31次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3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还在2022年拖欠了1000多万元税款。 纵观遵义道桥的过去十年,2012-2015年,负债规模扩张,但净利润保持稳定;2017年重组以后,营收大幅降低,净利润由盈转亏。 -
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2012年-2021年间,共有62份与因作弊而被开除学籍、取消学位相关的判决书。其中,有28份判决支持了学生的诉求。 62份判决书中,鲜少针对学生的作弊行为本身进行认定。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邹荣认为,这是近年行政诉讼中的一个趋势,“避实就虚,不对实体进行判决”。 邹荣认为,不论是给予学生处分,还是对于试读期的规定,中国高校往往参照干部管理的方式管理学生,“在育人的目标之下,大学应该更有人文关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