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棚改运动】“棚户区”变形记

中央政府在全国大力推进新棚改运动,借此改善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但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补偿资金,将棚改已经扩大到所有的旧城改造项目,而土地价值高的棚户区则引发多起强拆事件。公益性质的棚户区改造,已经演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汪乐萍

编者按:一场棚户区改造运动正在全国火速推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4月初的国务院会议上,棚户区改造也被当成三项“微刺激”政策之一。改造棚户区,既可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也会拉动投资和消费。

棚户区被视为城市里的贫民窟,这一改造难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难就难在财政缺钱。本期专题中的《棚户区从何而来》一文,回顾了棚户区改造的历史。

本轮棚户区改造,发端于十年前,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仅在抚顺就将该城市的五分之一人口从破旧的棚户区送进了新楼。这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得益于高层的决心和国开行的资金支持,却也遭遇了商业可持续性不够的难题。

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当棚改运动推广至全国时,棚户区这个原本就规定模糊的概念,被装进了越来越多的东西,甚至成为一个随意变形的“筐”。在一些地方,这项原本具有公益性质的地方政府并不愿意啃的“硬骨头”,却奇异地引发“大跃进”,因为这项民生工程被扭曲为争夺补偿资金、强拆获得城市中心土地的有利可图的生意。比如在哈尔滨,一些已经在棚改中从平房搬进楼房的居民,却奇怪地要再次“被棚改”,盖成不过十来年的楼房,也要被当成棚户区拆掉。

棚改因而面临一个两难困境:真正的偏僻棚户区改造难以获得商业可持续性,需要真金白银投入;而土地价值高的地方,意在为低收入人群改善居住条件的棚改又往往变形成为对土地的争夺。

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当棚户区从城市地图上抹去的时候,棚户的所有者能获得补偿,而棚户区的租户们——那些进城务工多年却始终无法获得户籍的农民又去哪住呢?

虹镇老街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这里大部分为外来务工者。自1996年启动的虹镇老街大规模旧区改造在2013年取得突破,这块最后的棚户区将在上海版图消失。 (CFP/图)

中央政府在全国大力推进新棚改运动,其本意是借此改善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但在很多地方的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补偿资金,将棚改已经扩大到所有的旧城改造项目,而土地价值高的棚户区则引发多起强拆事件。公益性质的棚户区改造,已经演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仿佛有个幽灵紧跟着杨艳民。不论她搬到哪儿,都面临房子被拆的命运。

1991年,她因老房“征用偿还”从湖南省长沙市燕子岭来到该市的枣子园,如今,这里又被认定为棚户区要进行改造。

但从2012年9月开始拆迁到现在,还有几十户因补偿价格过低而不愿搬出。拉锯战已历时一年多,仍在继续。

在文件上,枣子园这个项目被定性为“棚户区改造”,但在2013年3月,一份《天心区南湖新城控规C-01地块调整公示》终将这一棚改项目“变脸”:用地性质被从“商住用地”调整为“商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韵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