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风雨飘摇,煤企急谋“出路”

面对步入微利周期的煤炭行业,曾经叱咤风云的煤企,要么剥离煤矿资产,要么调整发展战略,四处寻求避险工具。除煤化工外,铁路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正成为新选择。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唐悦

煤炭企业寄希望于煤电一体化、煤炭深加工、非煤产业等挽救自己于水火。 (CFP/图)

面对步入微利周期的煤炭行业,曾经叱咤风云的煤企,要么剥离煤矿资产,要么调整发展战略,四处寻求避险工具。除煤化工外,铁路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正成为新选择。

对煤炭行业而言,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煤炭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进口煤冲击、国家政策管制等因素叠加,形成煤炭产业的利空矩阵。业内的基本判断是:煤炭行业步入微利周期(一季度山西吨煤平均利润5.72元),这个低迷状态将持续五年,甚至十年。

2014年5月12日,中煤、神华等大型煤炭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严峻的市场形势”、“巨大的经营压力”、“持续低迷”是报告对当前煤炭行情的集中描述。

从目前来看,曾经叱咤风云的煤企,要么选择剥离煤矿资产,要么选择调整发展战略,四处寻求避险工具。除煤化工外,铁路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正成为新选择。

跑路、卖矿

这是煤企、贸易商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mdash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韵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