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镜鉴】日本用26年经营“甲午之战”

日本的史料却充分证实: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准备,是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开始有策略、有规划、分步骤、多层面地予以实施的。1868年,睦仁天皇制定了对外进行扩张和侵略的国策,这种策略就是凌驾在邻近国家之上,就是要失之俄美,取偿于亚洲。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十九世纪末,西方报纸曾刊载过一幅政治漫画,画里的中国犹如一条衰老的龙被列强按倒在地上,来自东西洋的强国用各自的方式从龙身上掠取利益,和其他列强切割掠夺的方式不同,画面上的小矮人日本直截了当地拿着刀要割去龙的头颅。 (姚忆江供图/图)

1868年,睦仁天皇制定了对外进行扩张和侵略的国策,这种策略就是凌驾在邻近国家之上,就是要失之俄美,取偿于亚洲。

1887年初,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的小川又次大佐,制定了《征讨清国策案》。这个作战方案以5年的准备时间为限,预计在1892年就完成对中国的作战准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如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高桥秀直和日本熊本大学法学部大泽博明等都出版著作支持“偶发论”。他们主张:第一,甲午战争是由于偶然因素爆发的非计划、非预谋的战争;第二,日本政府出于内政的原因,或者说是偶然的阴差阳错,才不得不开始了并不希望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

然而,日本的史料却充分证实: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准备,是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开始有策略、有规划、分步骤、多层面地予以实施的。

“失之俄美,取偿亚洲”

16世纪以后,丰臣秀吉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首倡者。1823年,佐藤信渊所著的《宇内混同秘策》认为,日本是乃皇国、神国,而神国理应统治世界各国。他在书中提供了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具体计划是:先取满洲,再征服整个中国。

此后,吉田松阴在《幽囚录》中说“割取朝鲜、满洲,并吞并中国,所失于俄美,可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而桥本左内则更是主张“如不兼并中国、朝鲜的领土,日本就难以独立”。

1868年1月,日本天皇专制政权建立。2月8日,睦仁天皇首先在《外交布告》中宣称:“大力充实兵备,使国威光耀海外万国”。并在半年时间内,连续3次大肆宣扬“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天皇的言论充分表明日本近代政权刚建立,就制定了对外进行扩张和侵略的国策,这种策略就是凌驾在邻近国家之上,就是要失之俄美,取偿于亚洲。

1879年至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派遣的军官和特工通过对中国的侦察研究,汇总为六册的《邻邦兵备略》和《支那地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