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史】战争,一个医生的命运 从父亲的“交代”材料看历史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也曾受洗或有宗教信仰。但是从他一世的作为,对待人生命运的态度,我看到他内心的光。

责任编辑:朱又可

 

这是父亲胡家瑞在战争期间用过的部分医疗器械。 (作者供图)

1991年深秋的一天,父亲过完他的虚岁八十大寿两个多月之后,兀然离开了我们。

办完父亲的后事,送别了一拨又一拨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邻里故旧,听了许许多多他们对于父亲的回忆与赞颂,我走进他的房间,关上门,一下就闻到了他的气息。屋子里一切都是原样。只在那个梳妆台上方,在母亲的遗像旁,又添了一帧他的遗像。这只梳妆台和另一个大衣柜,是抗战前,他新婚家具中的两件,欧式风格,硬木的,很重。武汉沦陷后的一段混乱时期,家里被乱民进入过,拿走了很多物件。这两样大家具,大概因为太重而被留下。

站在父亲那通达宁静的遗像前,我放声痛哭了一场,那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号啕大哭。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想写写他,要动笔时,才发现他一生中,那一段于他,也于我们这个家族有着重要关系的历史,我几乎是一无所知——那就是从抗战开始,到1949年,他在这一段风云际会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他从来没有说过其间任何一件与他职业相关的往事,也没有让我们看到一点和这段往事有关的物件、照片或文字。仿佛那是一段从来不曾存在的岁月。

父亲把服务过的很多机构前都加个“伪”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搬迁新居。清理父母的各类遗物时,发现了和父亲那一段岁月有关的东西——在一只已经破损不堪的牛皮纸袋里,装着厚厚一摞纸质不同、墨迹各异的材料,那是1949年后,父亲在历次运动中的自传、履历、交代材料。到了1969年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的认罪书,就不忍卒读了。那是他自1949年来的20年中,第一次被隔离审查,那时候,我们兄妹三个已经插队去了,家里只有多病的母亲和刚上初中的小弟。我们不知道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那场历时数年“清队”运动,是“文革”以来,甚至是1949年以来,是全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非正常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许多人熬过了镇反、土改、审干、反右、反右倾,熬过了“四清”,甚至熬过了“文革”初兴时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却没有熬过这次全国各级革命委员会建立之后的一次大清洗大镇压。

我见到父亲最早的一份履历,是1955年写的,当时正值审干运动。他在自己1949年前所服务过的许多机构前,都加上一个“伪”字。可以看出,当年的父亲,已经学会了一套“新中国”的语言:“……胡家瑞,男,1913年9月3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祖籍江西,在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时迁来武汉居住。我祖父胡远盛年青时自行耕种小块土地,到老年时因所种田地靠近铁路线被当时铁路局购买去了,因此改业经商,在汉口开设振丰织布厂,数年后由于生意不好而停业,购置平房数间靠收租金过活。1915年患脑充血逝世。”

祖父一代,是胡家最后的诗书耕读者。上个世纪初,他们自洽自得的日子,被一次改朝换代打断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