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札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时间被篡改的背后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在美英苏三国“雅尔塔密约”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外交条约,蒋介石却希望将其转化为解决中共和新疆问题的一个谈判筹码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后排右二为斯大林,右三为宋子文。 (南方周末资料图)

1945年2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美、英、苏三国为了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以及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召开了雅尔塔会议,由于召开地点在苏联,又称克里米亚会议。在这个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着重要影响的会议上,美国和英国为了减少自身对日作战的损失,为使苏联在战胜德国后尽快出兵日本,竟背着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严重出卖我国主权的“雅尔塔密约”。这个密约构成了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与苏联关于出兵东北的谈判基础,双方谈判的结果,就是后来对国共内战以及中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关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时间,现行的史学著作和很多教科书都公认为1945年8月14日,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一天(如韩信夫、姜克武:《中华民国史—大事记》第11卷,中华书局,2011年,p7785;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p87),国民政府当时的许多公文档案,还有大多数报刊,都说是这一天。然而,细心翻阅当事人所遗留的史料可以发现,这个日期并不是那么能经得起考证和检验。

首先,从当时谈判的时间记录来看,8月14日的上午12点到1点半这个时间段,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