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胡同,是怎样一种体验?白塔寺旁的城市设计试验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更重要,“你不可能要求一个生活在5平米空间里,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的人,去保护他的‘故居’”。

责任编辑:南方周末记者 宋宇

白塔寺周围是北京保留的最后几个低建筑群居民区之一,这座白塔寺的年纪已经有七百多岁了。 (受访者供图/图)

在白塔寺的文化历史街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应用软件就会介绍该处的历史。

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更重要,“你不可能要求一个生活在5平米空间里,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的人,去保护他的‘故居’”。

“这‘设计周’是什么意思?”77岁的老关问南方周末记者。他曾读过一份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宣传材料,但是看不太懂。

在福绥境胡同口的小店边上,总有老人闲坐聊天,老关是其中一位。他一般从下午三点坐到五点,吃过晚饭再回来,将近六点半回家看《北京新闻》。

白塔寺区域头一次迎来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活动。从2015年9月底到10月初,市集、展览、工作坊和讲座,星布在整个片区。胡同两旁的院墙上,贴了许多活动海报,旁边就是劝说胡同居民“腾退”的宣传标语:“自愿自主协商,政策公平持续”“腾旧家,搬新家,幸福全家”。

西边西二环,东边赵登禹路,南边阜成门内大街,北边是规划中的受壁街,四条街道围出一块37公顷的地面,学名“白塔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这是首都北京保留的最后几个低建筑群居民区之一。妙应寺因其中标志性的白塔而被俗称为“白塔寺”。这座藏式白塔七百多岁了,在全国也是最老的。

南边一街之隔的金融街地区,规整、气派、冷傲;相比之下白塔寺区域像是“野生”的:文物建筑散布在杂院和违建当中,历史文化街区却“文化”不起来,只显出凌乱和落后。改造工作进行了好几年,不过这一次北京国际设计周叫响了“白塔寺再生计划”的名号,请来建筑设计界的精英,“探索另一条城市改造和社区再生之路”。

在白塔寺之前,同为文保区的前门大栅栏地区参加了多届北京国际设计周,在2011年启动“大栅栏更新计划”:同在西城区,同为国企主导。

迎来改造与再生的白塔寺区域,共有九百多个院落,五千六百多户,户籍人口约一万六千人。对眼下住在这里的大多数居民,社区改造可能意味着他们要搬走;对想要留下的人,未来胡同的样子也还不太清晰。

13户,搬走了11户

1960年代初,老关自北京的东城搬来福绥境。他15岁时进入当时的北京大众出版社做通信员,在编辑部和声名显赫的作者之间跑腿,取稿送稿。

老关记得许多作家、画家的轶事。齐白石不收支票,“多少钱都要现金”;编辑对郭沫若等重要作家的稿子“动都不敢动”;还有《三家村札记》的作者们——吴晗家里净是古玩古器,邓拓特别客气,廖沫沙则住在市委宿舍。

“文革”开始,老关的出版社生涯戛然而止,调去离家不远的新街口百货商店做售货员,后来在业务主任任上退休。

在福绥境住了五十多年,他记得周边的许多大事小情。

1958年,福绥境胡同南口,夹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