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试行三年:让“沉默的权力”公开透明

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诞生第一版“负面清单”以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政府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流行概念。随着负面清单一步步从试点推向全国,它将逐步演化为“权力清单”,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推动力。

责任编辑:冯禹丁

人们希望,上海自贸区内的负面清单,能逐步演化为“权力清单”。(CFP/图)

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诞生第一版“负面清单”以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政府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流行概念。随着负面清单一步步从试点推向全国,它将逐步演化为“权力清单”,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推动力。

自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全国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这是201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为推进负面清单制度规划的时间表。它意味着,从2013年起在自贸区推行的负面清单开始走向全国,扩展至国内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清单之外的领域都可以自由进入。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诞生第一版负面清单以来,已有3个版本更新迭代。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所列的9项主要任务和措施中,“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位列第三,排名仅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之后,备受外界关注。其原因在于,人们希望,负面清单能逐步演化为“权力清单”,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推动力。

眼下,负面清单已成为政府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流行概念。然而三年来,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它因何而起,又走了多远?

三年三版“负面清单”

“‘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应该是‘法无禁止即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

早在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开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时,就提到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10月1日,上海市政府就公布了第一版的负面清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

自“负面清单”的说法出现起,三年间已经变成了流行词汇,代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然而在它真正的使用语境中,针对的只是自贸区的外商投资领域,可以理解为是国门对外资敞开的边界。

自此,外商投资在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上海自贸区商务委员会投资促进管理处处长曹磊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90%的外商投资项目都可变成备案制。

从前外商投资,需要拿着申请、报告、股东决议、合同章程等很多纸质材料来政府部门窗口当面提交,一项项审批。

备案制以后,外商只需要通过网站提交材料,后台进行负面清单对比,只要是清单外的一律放行,直接把备案清单打给对方。整个流程不需要面对面。

据曹磊介绍,负面清单实施前,上海浦东每年新增项目约1000个,而2015年前十个月的自贸区新增项目有2500个,是往年的近三倍。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负面清单实施前,外商独资进入中国平均要8个月时间;实施后就减到了1个月,最新的消息是减到7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