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做,总比不做好”

“妈妈”们说:希望“以后会好一点,好到这个职业不再被需要”。

责任编辑:总策划:王巍 总统筹:杨和平 策划统筹:吕宗恕 苏永通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李楠 冯飞 何海宁 朱又可 冯翔 戴志勇

“童伴妈妈”任丽在陪着孩子做手工。(南方周末记者 陈露/图)

“童伴妈妈”,这是一个饱含苦心的公益项目。它企盼用有组织的服务,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上的缺憾。

它也意识到:“留守儿童是一个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解决不了。”

“妈妈”们说:希望“以后会好一点,好到这个职业不再被需要”。

2015年12月的一天,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佛门乡禹王庙村的杨丽琼走出了自己的村子,她来到镇政府的一间办公室。那一天她很紧张,她甚至记不起那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的名字。还有十几个人和她一起,她们等在会议室里,等着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她们都是女的,而这是一场要成为几十个孩子“妈妈”的面试。

同一时间,东观镇火光村的任丽也走出了自己的家门,来到镇上,同样是参加一场面试。

召唤她们的是同一个新词,“童伴妈妈”。要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找一个“妈妈”的消息,通过一张张村头的大字报和村委的广播,传播开来。

“童伴妈妈”真名“童伴计划”,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牵手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国公益研究院,开展的关注留守儿童的项目。

此项目目前已经在四川省的100个农村建立起来,下一步将会往贵州扩展,尤其是毕节地区。

他说“我妈妈姓假,假的”

四岁的喜文骑着一辆四轮自行车,其中左边的轮子已经掉了。他的妈妈在他两个月时离开了。

他说“我妈妈姓假,假的”。

杨丽琼打开“童伴计划”专门的QQ群给南方周末记者看,“这个孩子很可怜……能怎么帮帮他?”。

100位“妈妈”,最大的五十来岁,最小的二十出头。各自负责的村子有20到100多名不等的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理解,她们比旁人多一份直观的感触。“留守儿童”,这不是新闻里的一个词语,也不是遥远农村中一群面目模糊的孩子。而是那群“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样”的孩子。

在成为“妈妈”之前,吴家店村唐晓艳当了八年幼儿园老师。在她眼中,留守儿童和爸妈在身边的孩子之间,有一道清晰的划分。“有爸妈在身边的,干净些,听话些。”

另一位“妈妈”彭丽懂得“孩子没有妈妈在身边是啥滋味”。她的妈妈11岁离开她,站在人群里的“那种不安全感”,即使自己已是15岁孩子的妈妈,她仍记得。

杨丽琼曾在深圳打工十年,看多了身边老乡把孩子留在村里,独自外出打工的百态。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工作在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