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景区大门,就不再乌托邦乌镇的当代艺术实验

在行为艺术《向下运动》里,艺术家厉槟源要当众“瓦解”两千六百多块砖砌成的梁柱。他很快发现,这个任务难以完成。敲完几块砖,他就敲不动了。那些青砖来自乌镇的老建筑,质地坚硬。

责任编辑:李宏宇 李晓婷 实习生 潘婷婷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迪肯在乌镇艺术节现场。他的抽象雕塑作品《我记得(二)》由不锈钢金属和木制薄板材料构成,具有魔幻的视觉效果。(乌镇艺术展供图/图)

在行为艺术《向下运动》里,艺术家厉槟源要当众“瓦解”两千六百多块砖砌成的梁柱。他很快发现,这个任务难以完成。敲完几块砖,他就敲不动了。那些青砖来自乌镇的老建筑,质地坚硬。工人们尽心尽力,也许用了过多水泥,把梁柱修建得格外结实。

“敲到第二块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不对。”厉槟源半开玩笑地回忆,“当时就想,找一个工人来完成,我这个‘出场费’都给他,只要他能敲完。”

梁柱高3米,截面1米见方,厉槟源独自在顶端,用一把锤子不断敲击脚下的梁柱,碎石飞溅。他表情平静,时而坐下,时而弓背蹲起,仿佛在探求最合适发力的姿势,又像基座上端的活体雕塑作品。有些石块越过了细绳圈起的安全区,在展厅门口探头观看的女人,用手护住身旁孩子的头顶。

“敲不动的时候我自己就特别想大笑。”厉槟源觉得,他给自己出了一道特别大的难题,滑稽,却无能为力,“你在那里敲,观众有很多是幸灾乐祸的样子”。

《向下运动》为“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而实施,厉槟源在计划中写道:“我用体力完全地把柱体消解成废墟。而我通过身体运动消除障碍来改变身体的物理空间又重新回到地面。行为结束。”

敲击两个多小时后,厉槟源终止计划,从柱子上爬了下来。柱体只被瓦解了大约十分之一,变矮了一点,兀自耸立,与地上的碎石块与视频记录一同保留在展厅当中。“行为变成了行为加装置,也挺不错。”策展人王晓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行为艺术的一个魅力,就在于不可预计性。”

3月27日,在厉槟源努力“向下运动”时,“乌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