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扩张梦武钢,逃不脱的重组宿命

1958年成立的武钢,曾一度是武汉的“骄傲”,当年抢着抱住的“铁饭碗”,如今面临去产能的任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武钢开始裁员分流,让数万武钢人回家另谋生路。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吴小飞

2016年3月19日,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体育公园,大量前武钢职工在助推武钢转型的招聘会上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部分求职者仍穿着武钢工作服。(视觉中国/图)

宝钢武钢两大央企正在走向双方一直拒斥的合并重组途中。回顾过去,武钢针对小钢厂的一系列重组均未成功,整个钢铁业也鲜见重组成功案例。

武钢十年来为避免被重组的命运,开始了疯狂扩张,但扩张的结果则是处处亏损。非市场化决策的恶果如今显现无遗。

武汉钢铁集团(下称“武钢”)在2016年6月26日宣布,武钢、宝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两家上市公司停牌。这个一年多前的传言,最终被证实。

在此十天前,武钢董事长马国强还在股东大会上否认同行间的并购重组,并称“没有太多的机会”。

虽然重组消息让外界诧异,但南方周末记者从多位武钢退休处干和一线职工口中了解到,大家对此没有一点意外。

2013年7月,50岁的马国强刚调任武钢总经理时,这个传言就已出现。不过后来武钢专门就此事进行辟谣。

马国强来自宝钢,被称为宝钢“管家”。他上任武钢总经理时,掌管武钢十年多的武钢集团董事长邓崎琳,仍是真正“拍板”的人。不过,邓崎琳2015年9月落马,马国强也在此前的6月扶正。

7月19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两家上市公司董秘办,双方态度一致,均称没有进一步信息公布。对于重组的细节,目前仍是个谜。

1958年成立的武钢,曾一度是武汉的“骄傲”,当年抢着抱住的“铁饭碗”,如今面临去产能的任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武钢开始裁员分流,让数万武钢人回家另谋生路。

退休的武钢工人付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儿子一直埋怨我,当初为什么让他进武钢。”当年,女人以嫁给武钢人为荣,但今天,付平在为30岁的儿子找不到媳妇发愁。

“推进洞房”

“这需要给我一个做卡耐基的环境,没有的话,我要做卡耐基,还没做成,我就死了。”

2015年10月,马国强从邓崎琳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烫手山芋。2015年,武钢以亏损75.15亿元取代2014年亏损45亿的鞍钢,成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新的“亏损王”。而此前一年,武钢还盈利16.8亿。

从2013年开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就显现出来,新一轮“去产能”也拉开序幕。但实际上,这个词从2003年就伴随钢铁工业的发展,年年被中央提及。钢铁行业的通常做法是“上大压小”“做大做强”,去掉的产能永远赶不上新增的规模。

不过2015年有了变化。中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8.04亿吨,同比下降2.3%;钢材实际消费量6.64亿吨,同比下滑5.4%,为1996年来首次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下了“死命令”,接下来五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到1.5亿吨。而压减产能,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加快兼并重组。新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要求,到2025年,要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

目前,最具实力的国有钢铁企业非宝钢莫属。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宝钢以2015年年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但另一个数据显示,宝钢日子也并不好过——2015年宝钢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净利润仅10.13亿元,创下18年来新低,同比下降82.51%。

为达到上述超大钢铁集团的目标,宝武一旦合并,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